《不插话的小章鱼》——学会倾听,收获多多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边的Suki
培养好教养的宝宝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孩子行为背后,看到的是一个家庭教育。作为父母,首要的就是培养孩子。而在孩子学会如何去做事之前,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些人,积极、热情、为人和蔼、善解人意,让你亲不自禁就想和他相处,也喜欢和他做朋友。

今天,Suki要来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孩子礼仪教育方面的小故事。

不插嘴的小章鱼

哇,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章鱼,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

这只小章鱼呀,是一只很有教养的宝宝。今天,作为海洋杂技团团长的飞鱼,邀请了超级厉害的海马老师,来教小鱼宝宝们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小丑鱼、小天使鱼、狮子鱼还有我们的小章鱼都很兴奋呢,大家都想学会这个高难度动作,能够在晚上登上舞台去表演。

小鱼儿们是要学什么高难度动作呢?

它们需要怎么学习呢?

最后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

为什么Suki只在中心图上画了“小章鱼”?

一起来欣赏今天的礼仪小故事

1 2 3 4 5 6

这就是今天故事的全部内容了。

上面的这些问题,小朋友们都答上来了吗?


版权©️所有

今天的导图,Suki按照写文章的基本框架:六何原则+起因/经过/结果,对故事进行了梳理。

六何原则,也可以说是5W2H原则

何人(who)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事(what)

为何(why)

何样/怎么样(how)

何程度/什么程度(how much)

结合经典叙事写作手法: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通常我们说的开头

经过/故事的发展环节

结果/表达怎样一种感情、叙述怎样一种理念、表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把导图设计成了4大分支结构,中心图用了主人公—小章鱼。

中心图设计简介:

中心图——小章鱼,无论是故事的题目,还是当听完整个故事,所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不难看出创作者都是以小章鱼为中心所展开的。在运用颜色方面,因为一张导图的中心图,是吸引人们去阅读的关键,除了能够较好较完整的表达出主体内容外,颜色的应用也相当重要。所以,运用了孩子喜爱、有充满暖意的粉红色。张着萌萌的大眼睛,咧嘴笑哈哈,还带着两朵小红晕,是不是很像可爱的小朋友呢?

分支设计简介:

第一分支——人物

由于这套系列书籍,主要针对的是3-6岁幼儿所设计的,相对而言,出现的小动物在这样一则小故事中还算比较多的,这些小动物又各自有着自己的身份和职责。

所以,在第一分支中,做了一一对应的整理。并且将每一个小动物的身份、职责画在了后面的细分小分支上。

第二分支——开头

也就是故事的起因,结合左边的图片,和前三段的文字可以知晓:这是小动物们在上一堂学习新本领的课程。

所以在对应的二级分支设计上,对应的是师生关系,以及他们的表现。

第三分支——经过

令人开心的课程开始了,每一位的表现都不同。

Suki进行了分类:海马老师、把那些开始没有学会的小鱼们归成了一类、小章鱼以及飞鱼团长,也补充解释了为什么大家会争先上去的原因。

第四分支——结果

小鱼们虽然都在课堂上跟着海马老师学习了直立游泳这个高难度动作,也想在飞鱼团长安排的比赛中能获胜并且在晚上登台表演拿到观众的鲜花。

Suki将结果拆解成三部分:比赛的结果、小鱼们一起找原因和最后的发展。

小图标设计:

第一分支:黑板

因为设计分支时,没有注明“何地”这个要素,所以用小图标来代替,并凸显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分支:开头

用了绿色按钮+荧光色小箭头

组合表达Start的意思,而绿色又更多的是代表需要冷静、平和,呼应了上课需要用心听讲的道理。

第三分支:一连串圈圈

因为经过就是一件一件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人事物,就像串起的珍珠项链一样

第四分支:小花

最终所有的小鱼们明白了道理,并且一致认为荣耀之花应该归于小章鱼,用以表扬它的好行为。

小锦囊来支招

拓展材料:

(欢迎入群,群内发送)

6个人物卡通形象(涂色用)

升级玩法,做剧场,还原故事来表演

优优的剧场开播啦~

延伸读物:

大咖——罗辑思维推荐《儿童教养》系列

群内发送,图片整理PDF版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