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当如李纨
《红楼梦》中,三代男子几乎都是纨绔。
第四代,倒是出了一个特例,贾兰。
贾珠和李纨的长子。
《红楼梦》结尾未知,不过,从判词中可以知道,李纨最后终于看到贾兰出人头地,被封诰命,这辈子,也值得了。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贾府几代,就出来贾兰这么一个像样的人(宝玉除外,那是续书)。
在好的大环境里长出一个认真求学孝敬父母的孩子,很容易,但是在贾府这个骄奢淫逸的大染缸里,不容易。
李纨做到了。
而且,她没有男性亲属帮忙抚养照顾,得到的最好的帮助就是贾母“你寡妇失业的,怎好让你拿这个钱。”“又有地,又有租子。”
顶多就是太太老太太在经济方面支持,但是教育方面,是不管的。
贾府的大环境什么样呢,从薛蟠入府可以窥得一二。
薛姨妈进贾府,是为了找人约束她那没规矩的儿子,结果,书里怎么说的?
反而引得薛蟠比以往坏了十倍。
看看看咯,这是什么大环境啊!
好的进去了,变得更坏了,坏的进去了,变得更坏了十倍!
但是,贾兰小小年纪,却又这不一样的气度。
宝玉去读书,只是为了和秦钟玩,贾政怒骂,“一我说,你竟去玩你的是正经!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这门!”
虽然这话有些刻薄,但是也是实话。上学没几天,就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了。
起因,竟然只是争风吃醋。
谁能说,宝玉是读书去了?
可是贾兰,却是真真正正的读书去了。
贾菌想还手,贾兰劝下来,告诉他,“好兄弟,不与咱相干。”
确实不与咱相干啊。咱是来读书的啊。
这时候,突然觉得,小小年纪,能说出这句话来,这孩子的心胸得是什么样呢!
不沉迷于安逸的温柔乡,不被周围的大环境影响,这孩子的思想和心胸,要有章程到什么地步!
少年老成,说的估计就是贾兰了。
而这些,估计就是他的母亲,李纨教导他的。
李纨明明可以不用如此,贾兰是二房的长孙,将来自然有世袭的爵位,最差,也像贾赦说的,总少不了的。
确实,买官也好承恩也罢,都是少不了贾兰的。
就算少了宝玉的,都不会少了贾兰的。
可是,李纨不愿。
贾兰平时是怎么过的呢?从宝玉眼中,可以一探端倪。
宝玉出门闲逛,看到贾兰从山坡上跑下来,正在练习涉猎。
宝玉不理解呀,他的眼光,只局限在姐姐妹妹的身上。
于是,他对贾兰说,“把牙栽了,那时候才不猎呢。”
听听听听,这是什么话!
好在贾兰没有听他的。
人家依然学自己的,练自己的。不管事,不惹事,却维持着自己的风范。
李纨同样在人前维护自己儿子的身份。
贾政问,李纨施施然站起来。
没错呀,确实应该施施然。
我的儿子,是贾府的嫡长孙,身份尊贵,确实应该老爷叫来。
她说,“他说老爷没叫他,他不肯来。”
李纨平时,是一个槁木死灰的形象,似乎除了和众姐妹做做诗,就没什么娱乐了。
她是很怕事的人,湘云和宝玉烤肉吃,她说,“你们要吃生肉去老太太那吃去,哪怕吃一整只圣鹿,吃撑了和我不想干。”
可是,在自己儿子觉得失了尊严不愿意来的时候,她选择尊重自己的儿子。
她施施然站起来,给足了自己儿子尊重和体面。
她对内,严格教导自己的儿子,对外,给足了自己儿子颜面,无条件支持儿子。
微博上有个叫煮卤的博主,据说贬低女性。但是,他有两个观点,我很赞成。
儿女确实应该由母亲陪伴。没有母亲陪伴的儿童,终生都不会有出息,就算有出息,也必然终身伴随着不安全感。
还有,女子高中之前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好教导儿女。
确实。如果李纨不是国子监祭酒家的长女,而是王熙凤这样目不识丁的女子,恐怕,是没办法教导贾兰的。
自古娶妻娶贤,家庭和睦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娶一个贤良知性的女子,才能保证子女的教育。
《红楼梦》中,基本每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子女。但是,像溺爱太过,把宝玉养在女儿堆里,最终把儿子充成纨绔巨婴的王夫人,还有到处惹事,从不管教育的赵姨娘,还有目不识丁,根本就不知道教女儿什么的王熙凤,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人,都爱自己的儿女。
只是,都不会教育。
如果教育,应该学习李纨。
此生无悔入红楼,想明白什么,都可以在红楼中一摊端倪。
我希望,我将来做一个像样的母亲,不要把我未来的子女,毁了。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我对你负责,将来,不要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