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心理简友广场

你的领地,你说了算—摘抄

2024-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重启的鱼

我的理性选择之于邻居的理性选择,就像之于他的呼吸和身体一样,是无关紧要的。无论为相处付出了多少,我们每个人的主导理性都是做好自己的事。如果不这样,别人身上的邪恶就会成为我的伤害,而上帝并不想让别人来控制我的不幸。

——马可.奥勒留《沉思录》

一个自由国家的基础是:你有挥拳头的自由,但不要碰到别人的鼻子。也就是说,别人可以自由地做喜欢的事情,但不能侵犯你的身体和空间。这句话也可以当作是一条伟大的个人哲学。

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需要两个重要的假设:首先,你应该过自己的生活,这样才不会给别人带来负面影响。其次,你必须心胸开阔,接受足够多的东西,让别人也这样做。

你能做到吗?即使你真的、真的不赞同他们的选择呢?你能理解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事情,而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事情吗?你有足够的时间全力以赴不打扰别人吗?


我想,我正在努力的不去干涉别人的生活方式与选择,其中也包括我的儿子。

星期天真的不太适合出门,人多、车多,短短10分钟的车程,因为堵车,足足开了40分钟。有了这次经验,下次就不会选择这个时间外出了。

儿子今天7点25分发信息给我问我:“在家吗”?那时我正堵在回家的路上,我告诉他说,再有10分钟就到家了。没想到他今天还是来了啊,看来不期待的时候,往往会有惊喜。当你很期待一件事,很在意时,事情的走向或许不如所愿,那时的失望因为有所期待而打击更大。所以,放轻松,来与不来,都做好面对结果的准备,这样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不会给自己太大冲击。

来了后,他就开始躺着玩手机了,我也不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因为同一件事说他,他来了想怎样就怎样吧,我累了,不想一件事情重复说上几年,说得我自己都厌烦了,随他吧,他的人生,只有他自己能负责,我的责任已经尽到了。

你不可能阻止一个从没感受过“烫”是什么概念的人,不要去靠近火,因为会有烧伤的危险,他没有概念,只有当他靠近过、感受过、或疼过,他才有所了解,那个称为“火”的、熊熊燃烧的东西会让他受伤。

和他们住在一起的十几年里,我说了无数次不要在手机上花那么多的时间,吵也吵了,打也打了,无数次的冲突,都没有让他放下手机,今天也不可能因为我说一句话,他就会放下的。我不打算再说了,没有用、也没有意义。

他玩他的,我把刚刚拿回来改好的裤子上面粘的线头摘下来,丢到垃圾桶,我安静地做着我的事,他有两次也把手机放下了,想和我说话来着,但是只要我开口,他就不会好好对话,开始躁狂,我也就不多说了,他会一直发出怪声,打断或阻止我正在说的话。

每次和他说话,很容易让我竖起“盾牌”,我搞不明白他都16岁了,还没办法好好对话,不能冷静完整地表达他内心的所思所想,只会用这种幼稚的方式来攻击我,我也不想生气,只闭上嘴不再说话。

我们在安静中一起度过了各自的时间。他玩他的手机,我安静地看着书。

过了一会,他就起身说要回去了,我陪着他一起下楼,送他到了家门口。相处的时间不多,每次的相处还不怎么愉快,他对我有很多的被动攻击,每次看他这样,我内心其实是抗拒他过来我这的,但想着既然他来了,那就忍一忍吧,最多三、五十分钟就过去了。那么多年都忍过来了,这三、五十分钟又算得了什么?

或许,分开住也不失为一个对大家都好的选择,要是住在一起,这常年累月的、无法调和的冲突可真够磨人的。就像两只刺猥,或许双方都互相在意和关心,但就是无法相拥在一起,无法靠得太近,一个合适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才是和平相处的前提。

我也不再无脑的追求那种亲密无间、紧密相连、心心相通的理想型亲子关系了。那对于我和我的孩子来说,很困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或许,我和孩子之间,清淡、有间才是我们母子之间的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