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感

《狗十三》观后感

2018-12-10  本文已影响45人  生活or童话

看完特地去搜了一下影评,看完以后思绪颇多,但是那些所谓细思极恐的影评似乎没有给到我感同身受的感觉,整个故事下来我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因为真正中国的家庭里很少有孩子可以恃宠而骄到这种地步,父亲对女儿采取的态度应该也不会那么决绝,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但是电影想要传达的几个点我可能get到了一些。

1.父母离婚,父亲再婚,但是从小这个女儿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不知道有没有问过女儿,想不想回去那个有爸爸和他们认为的弟弟的家。

2.送她一条狗是让她懂得宠爱和照顾小孩子吗?还是真的送她个伙伴。如果真的是伙伴,找的时候撕心裂肺,送走的时候也毫不犹豫,是人格分裂吗?还是重男轻女到那种地步,还是真的脑子上头,只是我始终相信这个爸爸虽然没有弟弟那么爱,但还是爱着那个女儿的,只是想宠物一样的爱法。

3.总是在用谎言来表达一些他都为你好,为爷爷开脱本来就想送给狗了,用假狗说是真的了,弟弟打奶奶的安慰,弟弟摔跤时的戒备,弟弟最后也会受到另一个社会人的严厉,撒过的娇都会变成新的眼泪,只是留在了一个新的地方。

4.情节不记得太多,第一次她去喝啤酒时的被暴打,那一刻真的觉得是往死里打的,后面的道歉真实却又结束的突兀,甚至都没有送她到床边而是女儿送你到门外,略显敷衍又或者是在解决一个难题,而不是在安慰那个哭的厉害受了伤的女儿。

5.总以为自己很厉害,承诺了就可以做到,决定抚养就可以对她好,为她着想,或许酒,还有一点,为什么自己去喝的就都是不对,在你眼前就没有问题,到底是酒的错还是人的问题,到底是保护还是附属?最后她一个人去了,当然关门了,那个爸爸也没有追。其实只是电影没有写到,这种时候出现危险的可能不是更大的,不找但是安全了会被骂,当然那个承诺也随风逝去了。

6.关于堂姐,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坏吧,穿着高跟鞋的堂姐似乎更像个大人了,真正的人们眼里认为的大人,反倒是女主保留了自己的内心的,最后看到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要看了,一直在找那条狗不是因为真的那么需要一条狗,而是怕像我一样那么缩小可怜的那条狗过的比我差,知道它很好,那就放心了,是这种老母亲的心态。

7.那个爸爸,那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以为可以担当起整个家庭的支撑,但是也会在那一瞬间泪目如下,是想到了什么的,是当初留下女儿抚养权的承诺没有兑现吗?是失信于人了吗?还是其实背板了当初的那个人。不让女儿看见的眼泪为谁留的呢?

8.那个并没有那么封建的爷爷奶奶,还好那个女孩有你们宠着,可以勉强当着公主,不至于颠沛流离,不至于居无定所。

这场电影下来流过眼泪,为女儿,为爷爷,为奶奶,甚至为那个小弟弟,但是唯独没有为爸爸,这是为什么呢?他真的是罪恶的那个吗?他也不容易啊,似乎世界都不让他省心,女儿最后放弃英语演讲得了物理竞赛第一名,就剩这么点坚持了吧。在彼此看不惯,又为对方着想的叫夹缝里成长,成为了不一样又类似的下一代。

20181210 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