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学习获得知识,出门旅行开拓视野。自小在学校里接受传统教育的我,认真阅读的书着实不多,远不及所谓的“万卷”了。但幸运的是,这几年倒的确行了万里路,毕竟随便坐一趟长途飞机就是一万公里了……于是乎,在我这个“读几卷书,行万里路”的简书中,占绝大多数篇幅的都是回国国外的见闻和感受,但又苦于文笔不佳而乏善可陈。
期间,我有幸亲临诸多景点,与不同的当地人或旅客对话,偶尔拍几张照在朋友圈一晒还能获得不少赞。在度过这样看似令人羡慕的生活时,除去工作的辛苦,其实总有一股隐隐的缺失感萦绕在心头,最终转化为自我对“行万里路”的怀疑——旅行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调侃从侧面反映出不少国人同样的疑问。
在非洲的大草原嗅到原野的气息,仰望满天繁星时的震撼至今难以忘怀;初见欧洲中世纪城镇的古朴和卢浮宫的辉煌也令我感动无比。但渐渐地,感触越来越少,仿佛去地标逛一逛成了例行公事,到此一游。
夜晚游逛在哥本哈根街头,行人擦肩而过上百年历史的教堂和老式火车站在装饰灯的渲染下呈现出一种穿越时光的美感。此时的我不禁在想:置身于美轮美奂的欧洲街头,我尚且能领略它的优雅,但仅此而已,周围的一切于我而言都是这么的陌生、难以融入,走过路过,在心底留下一丝回忆,口中多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相比旅行团的匆匆脚步,我只是更自由,更能慢慢去感受它。但我知道,所谓旅行绝不止如此,开拓眼界的意义也远不止在世界各地到此一游这么简单。
困惑了许久,我觉得仿佛找到了一丝答案。
当我们接触到新的事物、新的国家和陌生人时。首先从外表出发去了解它:这是一座干净整洁的城市,抑或是一个热闹却杂乱的地方。通过视觉,我获得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但外表所带来的刺激与感知终究停留在表面,其“边际效应”递减,最后就出现我这样行走在欧洲街头不再有新鲜感的情况了。更进一步,好比认识一个人,不去深入接触与了解TA,停留在外表的认识终究只是“泛泛之交”,只有了解TA的个性、思想和兴趣,才算真正了解。
阅读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后,才发现,林达熟读法国历史,特别是大革命的前前后后。来到巴黎后就能将历史与现实场景结合在一起,巴士底狱的遗址、协和广场、凯旋门等等,仿佛活了一般,勾起作者的“回忆”,又仿佛一个个历史的见证人,默默诉说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行走在法国街头就是踏在历史发生的现场,就是重温过去已发生的、见证正在发生的。
对比之下,没有去了解欧洲历史和人文,诸多的纪念广场和教堂对我而言都只算得上“富有欧洲风情”的特色景点……
同多数人一样,被生活和工作占据了大多数时间的我就像在学校里被憋坏的孩子,渴望走出去,去陌生的地方看一看。直到这股新鲜劲似潮水般退去后,才发觉自己头脑的局限和匮乏,就像海边粗糙的岩石,裸露在外。那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常年积累的知识与智慧好比那美丽的沙滩和海贝,与海浪相辅相成才能成为最令人羡慕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