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拙见【7】语言之美20190101
并不是诗词爱好者,因为工作缘故,需要深入研究词语。
所以又重新开始学习中国古诗词。
发现词语的力量比我想象中无穷(感恩有缘又遇上好书)
一个词语能征服世界,比如奥巴马两次总统选举,第一次用CHANGE(改变),第二次用FORWARD(前进)。
CHANGE一词说出当时人民的心声,人民需要改变,说明我的眼中只有人民。
这词比当时希拉里的EXPERIECNCE(经验,意图是为了强调她比奥巴马有经验)更高一层。
希拉里眼中没有人民,只有战胜奥巴马。
而且奥巴马把CHANGE这词都贴在自己身上,这点可以翻看奥巴马当时拉票演讲台的图片。
希拉里的演讲台只有她的名字,白白浪费了一个广告位。
结果当然是奥巴马赢了,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而第二次FORWARD这词更妙,这词摆脱了竞争对手的死缠烂打,直接表明,别管别人瞎吹什么,说什么也没用,我们继续前进吧。
这两个词都用到行为反射,即刺激--反射原理,直接要求选民行动。
同样,最好的话语应该是陈述句和行动句。
思想家,诗论家王夫之,就用“现量”这个词来作为好词的标准。
“只咏得现量分明”
现量是什么呢?就是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目之所见,身之所历。
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就把它说出来就行,即脱口而出,不要绕弯子。
比如谢灵云的“池塘生春草”
我看见池塘生春草,我把它说出来就是了。
你改不了一个字!妙哉妙哉!
而反例是一句著名的诗词“僧敲月下门”
这里你需要去推敲当时的场景是“敲”还是“推”。
王夫之批评说:“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
你真关心他是“推”还是“敲”,还是你只关心自己写的是”推“还是”敲“而已?
醍醐灌顶!!
好作品必须做到无我,不关心自己的表现,只关心怎么能解决问题。
当然纯粹欣赏诗词的另说。
总而言之,语言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还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