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CEO,让人生更有意思
2017年初始,保德信举办导师沙龙,召集参与过工作坊的8位优秀学员,以“做自己的CEO,让人生有意思”为题,邀请王文华、保德信总经理卢裕民(Paul)为座谈导师,与大家更深入探讨人生的价值。先“找到自己的最爱”,再来“不断练习、达到巅峰,深化自己的本业”,最后“为热情找到持续之道”,回顾“实践梦想的三个步骤”,每个学员回到自己的工作与人生岗位,深刻思索,分别提出想要突破的挑战,究竟现实与梦想如何抉择?工作与人生如何平衡?
别怕转换工作,累积职涯的多元实力
沙龙导师之一、保德信总经理Paul首先分享自己的职涯经历。1987年,在新加坡初出社会的Paul,第一份工作是保险业务员。他业务能力出色,因此后来转战当地另一间寿险公司担任业务长。这间公司人治色彩浓厚,企业文化保守稳定,多少限制了Paul大刀阔斧、拓展业务触角的机会。但Paul反而懂得利用这段“稳定”的时间积极进修,顺利拿到多张国际级金融专业证照,跳槽金融圈。Paul没有停止挑战自己,他在之后跨领域,转战二家网路公司,没想到却遇上2000年网路泡沫化,公司接连倒闭。当时,Paul带着丰富的经历,回到他有基础的保险业,先后经历多间外商保险公司高阶主管的历练,最后,成为保德信总经理。30年的工作历程,换了10份工作,以五年级来说,看起来是相当“坎坷”不稳定。然而,从一个保险业务员,成为一家公司CEO,成就Paul的正是这些多元、丰富的历练!
“增加工作曝光面向(exposure),更能帮助你确定未来的路。”Paul认为,趁年轻多尝试,收集更多更广的面向,不仅是产业,包括不同的工作性质,都值得挑战,让自己多元累积,找到自己忠诚的方向。接着,培养三种能力。位在基层,专注锻炼自己的“技术力”,把各项工作做到最好,精益求精。
往上进阶,则要培养“概念力”。Paul解释,位阶越高,你能掌握的细节越少,比方,政府法令、总公司策略、部属执行的环节等等,大环境无法掌握,成就工作的不同元素不断变动,如何掌握大局的概念,清明地判断、取舍很重要。 最后是“沟通力”,无论内外、上下、平行工作者,沟通不仅重要,更随着职阶变迁赋予不同的要求。Paul以自己为例,从业务员转为专业经理人,取代销售沟通的,是对部属、媒体、客户传达公司理念,而且必须持续不断与利害关系人沟通,达成共识共鸣。30年走来,Paul认为自己很幸运,从年轻时开始累积不同的经历,让他有丰富的学习。
时间管理五层次,提升自己的格局
另一位导师王文华则提出“五楼公寓”时间管理法,其一到五楼分别是:事件、模式、结构、心态、愿景,请大家思考自己一天的工作时间,是如何在五个层次作比例分配。王文华以八点档剧情幽默举例,爱得浓烈的情侣主角,女主角偶然发现男主角劈腿,这是“事件”,无法预测、例行发生;男主角早已是惯犯有小三小四,则是“模式”,重复发生、让人穷于应付;男女主角长期分隔二地,距离产生情感生变,则是“结构”;惯犯男不认同爱要忠诚,即为“心态”;究竟这对男女对感情关系的目标为何,是“愿景”。
回想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情景:回复LINE群组问题、处理数十封往返电子邮件、应付客户或跨部门电话询问等等,许多时间花在第一层次“事件”。包括创业中的学员邱开畇等也分享自己的“五楼分配”,大部分时间也是在一到三楼打转。王文华认为,要做自己的CEO,最困难的就是控制每天24小时的运用。“事件”总是排山倒海而来,而且吸力很强,拖引你耗损时间,“有多少时间放在带领员工、想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甚至如何运用资金投资未来?”经常以“五楼公寓”检视经手的每件事,逐渐提升格局与事业,才能真正做自己的CEO。
来自不同产业背景的8位学员,处于30世代的自我价值认同的关键期,一如30杂志去年底为2017年度计画提出的“找到人生的黄金比例”,决定一个人价值的不只有工作,还包含人生各面向。8位学员职涯发展的瓶颈,透过学员自己发声、现场对话,启发更多思考与想像。
点此了解两位导师还分享了什么工作智慧?别错过更多精采的现场对话
忘掉“选择”,让“实践”带你找到未来的路
“如何选择?如何转换?如何重燃工作的热情动力?”这是三位学员梁巧旻、张逸苹、何轩育的提问。Paul认为,30岁前工作的接触面可以广泛,不仅增加学习,也是确认自己热情所在的方式。至于如何评估是否该离开?首先,请想想这个工作对你的长期职涯有帮助吗?是否有升迁、内部转换不同职务的学习可能。如果它没有长期发展优势,但它很安稳,短期而言,刚好给你涵养实力的空间,Paul自己就是在安稳的第二家保险公司取得许多国际金融专业证照,增进自身实力后,才顺利跳槽。以巧旻为例,从广告AE转战行销企划半年,多去上行销课,增强实力,也稳定自己的心。
王文华则建议大家,不要去“选择”,而是去“验证”。“你不可能作出对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资讯对你而言都是不可预期的。唯有去做、实际去验证,才能发现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王文华认为,25~35岁的青年不必选择,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承担转换的结果,即使换得不好,重来即可,应当尽可能去尝试验证。在公益梦想与现实考量挣扎的逸苹,王文华建议以“五楼分配”先想想自己的时间管理,那些该过滤、重心该放在何处?并且容许自己犯错、浪费时间;把自己放诸20、30年后,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做最好的判断。
轩育在网路资讯业服务,他真诚分享自己实在找不到工作的热情与定位,王文华建议喜爱“DIY”的他阅读《自造者时代》一书,寻找maker的热情支点。“SmartM”世纪智库管理顾问公司的行销课程,则是王文华推荐巧旻去上的课,创办人许景泰也是梦想学校的学员,以研究电子商务时代的行销闻名,到“SmartM”不仅有专业的课程收获,还能建立业界人脉,对巧旻必有助益。
管人不如找对人!价值契合最重要
王文华也提出一项“五楼分配”的反思。“每天的工作时间,总在无数个会议、无数个书面报告里消失。”这是上班族共同的困境,把时间耗在一、二楼的层次,身不由己。身为公司老板,王文华认为主管必须带头改善这个“结构”问题,以梦想学校为例,开会前,每位伙伴被要求将报告内容浓缩成1页的书面资料,开会时,每个人看这张书面资料,有不清楚的就提出来厘清与讨论,这样的会议,1小时内就可以散会。
事实上,“如何做好管理?”正是刚迈入管理职务的学员陈颖婕、钟政宗的课题。Paul认为,主管必须以身作则,并有效地管理时间。不藏私,乐于分享经验;不本位,开放讨论;并且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事情。Paul也建议所有学员“至少拉高二个level的位阶,你就能看到更多的『面』,而不只是『点』。用这样的格局去理解公司的策略,会让你更有能力和大家合作、赢得信任,你才有可能成为别人认可的领导者。
“管人不如找对人。但要如何找对人呢?”关于管理,王文华从创业者的角度,提出找对人才的根本之道。若是技术要求很强的产业,比方外科医疗,则必然要找脑袋聪明、成绩好的人才,个性难搞就是管理者必须承担的。最关键的,要找价值观、文化态度与你契合的人,如此合作才能志同道合,朝相同目标齐力前进。如果无法技术与价值观兼顾,则定下公司部门的SOP,各自发挥。王文华强调,SOP并不是最佳管理方式,反而凸显公司文化不够深入人心,但仍有可取之处。
王文华推荐颖婕《金色团队:从泥水匠之子,到四季饭店集团大亨之路》一书,精品饭店的经营之道,适合从事精品零售业的颖婕取经。从事动物临床管理的政宗,希望增进英文能力,王文华则推荐肯梦AVEDA创办人朱平的“红屋Red Room”艺文聚会,许多外国人在此聚会对话、文化交流,政宗可以透过这样的场合,结识外国友人、练英语,也能开拓视野。
唯有获利成长,才是真创业!
“如何获利?”创业中的经销商邱开畇,提出创业者必须面对的要务。“你要赚别人的钱,就必须创造他想要的价值。”王文华认为,呼应市场需求,才能对制作产品、思索价值、订定价格有所依据。他推荐梦想学校“创新拿铁”网站的一篇<没快速成长,别说你在创业!>一文,点醒所有要作自己CEO的梦想者,创业、公益、志工等等都是看起来漂亮的字眼,然而,“一旦创业,你没有20%的成长,你只是失业!”王文华提醒所有学员,创“业”是必须有金流成长。唯有成长,才能证明你替足够的人创造了价值。否则大谈创业,只是自嗨而已。
在生技业服务,有创业梦的吴家玮,对于创业也有诸多提问。Paul表示,创业前必须问自己,你对所做的真的有热情、有认同,还是为了赚钱?唯有真正的热情,才能面对创业过程的种种挑战,有所坚持、有能量去解决问题。Paul也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接受失败,设下停损点。在矽谷,每天都有人创业,也天天有人失败。但失败就是一个过程,并不可耻,还可能成为下一次跃起的动能。
别人的问题,也可能是你的问题。点此观看现场精彩对话,帮你找到未来的路!
在科技业服务的蔡函蓁,则好奇两位导师如何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儿子已在当兵、一个人在台湾工作的Paul笑说,自己到现在还在学习如何平衡。他认为人生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平衡需求。身为高阶经理人,他学会“选择性”做事。这表示,他知道哪些事不该自己做,而是该授权部属去发挥。另外,他也会设定完成工作的界线,不让工作无限扩大与越界。Paul也很重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每个月他都会回新加坡和家人相聚、度假出游。虽然时间不长,但仍满足了家人“彼此看见、创造共处回忆”的需求。Paul也建议学员,如果正处于事业打拼时期,自然无法奢望能经常在沙滩度假、又拥有成功事业的“平衡”。这时候一定要和家人沟通,在家庭生活和你期望的工作目标之间做好协调。
工作与生活,自我满意就是平衡
“最好别结婚!”单身的王文华幽默回应“平衡”之道。他认为,所谓平衡,没有完美的比例,也许有人工作、家庭可以50:50,但20多岁的你工作80、家庭20也很正常,重要的是,自己觉得平衡就好。无论是单身女性、已婚妈妈,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人生困难,别管别人怎么看你;想符合别人的期望,只是痛苦的来源。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平衡亦然。
导师沙龙尾声,Paul用 “Don't regret for what you've done; regret for what you do not do.”这句话送给每位学员,鼓励大家勇敢去尝试。王文华则认为年轻就是本钱,也是每位年轻学员拥有最宝贵的资产。因此他鼓励大家善用“五楼公寓”时间管理法,有智慧的过好每一天,最终就能成为自己的CEO、实践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