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鸟还是兽?
你要说一个故事,让所有的顾客感动,并一再去转述是不可能的。因为,总有顾客因为他的消费观不同,而对你的故事不感兴趣。
亙古时代,鸟类和兽类发生战争。聪明的蝙蝠想从中捞便宜,便一直旁观著。
直到牠认为兽类将会获胜时,牠便要求想要加入兽类。
兽群对牠说:「你是鸟啊!」
蝙蝠争辩说:「我不是鸟,你们看我身上长着毛,嘴里还有尖锐的牙齿呢。」
过了不久,战况逆转。
鸟类似乎要胜利了,这时候蝙蝠又转向要求加入鸟类。
鸟群说:
「你是兽啊,为什么要来这边呢?」
蝙蝠说:
「我不是兽,我是鸟,看看我有翅膀。」
最终,鸟类和兽类都不愿让牠加入。
直到今天,蝙蝠在白天也不敢露面,住在隐蔽的地方。直到鸟兽们都睡着时,才敢在黑暗中活动。
蝙蝠落到这个地步,在于牠想两边都想讨好,到头来一场空。在职场工作,做人处事是不是也如此?
一位高明的行销人员,并不会想讨好所有的顾客;因为,他很清楚:只有锁定目标客群,投其所好,让目标顾客买单,之后再由顾客把故事传播出去。
广告学教授跟我们提及一个极精典案例。
生产安全刀片而闻名全球的美国吉利公司,在1974年做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
推出一种面向女性专用的雏菊牌"刮毛刀",同行都认为「吉利」发疯了。
结果这支刮毛刀一炮而红,畅销全国,打响世界。
让销售额已达百亿美元的吉利公司,又发了一大笔横财。是偶然?还是巧合呢?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呢?通通不是。
在1973年,吉利公司经过市调发现,美国有8,360万年纪超过30岁的妇女中,大约有6,490万的人,为了自身美好的形象,要定期刮除腋毛和腿毛。
而这跟她们的衣着打扮,倾向于较多的「暴露」不无关系。
在这样的统计资料中,调查人员还从这些妇女中发现,除了有4千多万人是使用脱毛剂和电动刮胡刀外,有2千多万人主要是通过购买各种男用刮胡刀来美化自身的形象。
一年总的费用高达7,500万美元,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丝毫不亚于女人在其他化妆品上的支出。
无疑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潜在市场,谁能抢先开发它,谁就能大发利市。
另外,吉利在这刮毛刀的设计和广告宣传上,也极尽巧思。
第一、广告宣传上强调,使用安全,不伤玉腿。
第二、在刀架上,除了采用白色和黑色外,还用上了色彩绚烂的彩色增加美感。
第三、在刮毛刀柄上,还印上的雏菊的图样,增添几分情趣。
第四、把刀柄从直线型的改为弧形曲线,以凸显女性刮毛刀的特点。
看来吉利公司决定生产女性刮毛刀,绝非异想天开,是基于周密的市调,而做出积极而又慎重的结论。
吉利公司的成功,在于切实把握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倾向,这恰恰被其他同行忽略了。
最终,这些嘲笑吉利公司的同行,眼睁睁的看到这块肥肉落入了吉利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