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心理想法

以爱的正确方式好好去爱

2022-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幸福的春晓

关于汉字,其形成一直以来沿袭传自汉代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象形为六书之首。这就注定了汉字更为形象和感性。可是关于一个字,我却总也琢磨不明白。那就是“爱”。

    其含义,从字型上看,无论是简体还是繁体,都看不出。

      看看英文中的“爱”——LOVE.

  “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给予协助

  “O”代表OBLIGATE(感恩)爱需要不断的感恩与慰问,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灌输爱苗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要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与错误,维持优点和长处。

    说的多好。再来看一看最醉人的三个字“我爱你”,英文中“I LOVE YOU”的解释:

I-Inject -----投入

L-Loyal  ---忠诚

O-Observant----用心

V-Valiant  --勇敢

E-Enjoyment---喜悦

Y-Yes   ---愿意

O-Obligation---责任

U-Unison  ---和谐

    无论是谁都会很有感触。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母,点明了爱的真谛。

    之所以都是英文,而不是中文给人以这样的感触,大概源于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爱,真的是“狠狠爱”。

    称呼上看,西方国家,称情人(恋人)为“蜜糖”、“心肝儿”、“宝贝”、“饼干”、“黄瓜虫”......都是甜蜜的、可爱的,有声有色的。

    看看我们中国的,充满了血腥和暴力。血腥和暴力随着爱的程度的加深而成正比地升级。——鬼、该死的、老不死的、挨千刀的......感觉不寒而栗。爱的实在是“另类”!

    爱有好多种,每一种爱都应该是甜蜜的,美好的。为什么不让美好的情感升华成为一种艺术、美好的享受呢?即便不能,底线是也不要让爱成为一种负累,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那天下班在路上行走,被一个尖厉的女声吓了一跳“你死哪去了?还活着呢?……”总之是一些我学不来的很残忍的话语,话语中充满了诅咒,听得我心惊胆寒。眼见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年龄大约十二、三岁的样子,怯怯地走过去,眼里噙着委屈和不解的泪。原来是一对母女。

    看着这母亲歇斯底里的表现,震惊之余,在我脑海中跳出了这样几个字:以爱的方式好好爱,要活的真,爱的诚。

    这位母亲本来可以很真诚地告诉她的女儿,在女儿远离身边的时候,她有多么担心,而让这一幕变得温情脉脉。

    是多年的文化习惯,造就了我们正话反说的表达方式吗?

    我们的交流源于爱,但是结果呢?

      现在,恋人间的话语甜腻起来了——这是爱情的表达方式正常起来了。

    爱应该是平等的。但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往往表现的非常不平等。父母们总是习惯于居高临下地以高压传递着他们的爱,使本来可以很畅快的沟通变成了一种负累,一种伤害。

    年轻一代的父母和他们的子女之间呢?

      想想我和我的儿子之间,交流是不是也沿袭了我的父母和我之间的交流方式呢?

    经常会以爱的名义,源于爱的本心,却做“河东狮吼”状,对儿子大发脾气。在儿子小时候,对儿子吼完,看着儿子满脸的不惑,满眼的委屈,总是很后悔。

    是啊,爱是需要平等的。我之所以如此,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我是他的妈妈。我们太需要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和孩子对话了。

    孩子不去直面反驳你,只是因为你是他(她)的父母,他(她)必须尊重你。爱应该尊重,失去了平等的爱,尊重必然大打折扣,因为这种尊重的成分里面已经包含了很大成分的畏惧。

  “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这是一句歌词,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爱的标准吧。

    话要好好说,爱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现在的生活节奏紧张的要命,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选择了恰当的表达方式,心平气和的、坦率的表达情侣之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在人际交往的繁杂世界里,架构起爱的天空。

    一句话,以爱的正确方式好好去爱。爱她(他)就告诉她(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