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光阴里的故事/最喜欢的老家四季
【齐帆齐微课】
忽然会想起以前,那个曾经让自己觉得有点苦的老家的以前,也让自己觉得感恩今天的甜的老家的以前。
苦尽甘来——只有走过苦,才可以知道甜。
今天就来说说最喜欢的老家四季吧。
1、春天
经过冬天,春天的麦子已经有近一尺高了。
春天麦子要浇地。我老家的地是有几家合用的水井,还有垄沟。
(垄沟,读作lǒnggōu,汉字词语,是指田垄间的沟,用来灌溉、排水或施肥。)
同事说,她家那边是用水渠里的水,大块大块地的浇灌。而不是像我们老家,要一畦一畦的改畦浇地。
将自家的垄沟[lǒng gōu]弄舒畅了,改畦浇地。
浇地是有妈妈带着我的。
那时农村的电不是24小时供电。浇地的时候,一个水井的几家要抓阄排号浇地。所以,浇地时间说不准是白天晚上。
现在想想,有时候夜里和妈妈去地里,那时是和妈妈相互壮胆吧。
我不知道妈妈那时怕不怕,但是我知道,只要身边有妈妈,我就不怕。
2、夏天
那时的夏天,有麦假,也就是收麦子的季节。
其实,现在想想。农村里的夏天是最辛苦的季节。
炎热的夏天,浇地、除草、收麦。没有联合收割机,只有单割机器。
捆麦个、装车、卸车到麦场,接着是抓阄等电打场脱粒……
其中的辛苦只有经历的人才可以知道。
打麦场最开心的,是突然晚上停电。
孩子们就在麦秸垛里挖个大洞,在里面玩啥和睡觉。
想一想,也算是农村的我最开心的体验和童年趣事了。
3、秋天
金秋收获的季节。
最开心的就是有喜欢的煮棒子吃,还有毛豆和花生。
收棒子和毛豆我不喜欢,因为它们太扎人了。
最最喜欢的,就是刨花生了。
还记得课文里的《落花生》吗?
和大人们一起去花生地里。大人们用铁锹或者铁叉子将花生棵刨起来。孩子们将它们堆成堆,或者将它们抱上拉车。
然后,就是我最最喜欢的捡花生了。
在一个个的土坑里,用小耙子刨呀刨,一颗 两颗……白胖子露出来了。
其实,捡来的花生比棵上的花生还要好,会更饱满。
这时,如果大人愿意,可以让我们刨个坑,为我们点上火,烧一堆花生吃,那是最最渴望的事了。
当然,再加上几个烧棒子或者焐红薯。
哈哈,说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4、冬天
记忆中老家的冬天,是天寒地冻的冷,又是阳光灿烂的暖。
放寒假前,下着雪,蹬着自行车,骑行在泥巴马路上。
那是真真的举步维艰呀。
记得有一次因为大雪,住宿在同学家。第二天几个同学一起骑车上学。
因为大雾,路都看不清,还骑过路口了。
到达学校的时候,身上冒着汗。头发和眉毛都白了,有时还会带有小冰碴。
冬天温暖灿烂的暖阳,是在寒假阳光的午后。
放了假的一群小伙伴,不睡午觉,凑堆在一起,找一个阳光好的空地。一起游戏——跳皮筋、丢沙包、抓石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心的愉快的打闹。不一会儿就是一身的温暖的满身大汗。
最喜欢的是在雪天,在村子里,田野里打雪仗、堆雪人。
现在城市里的小区,空地太少太小,玩雪的地方少的可怜,人多雪少。
最最喜欢的,雪天里的腊月,年三十的炮仗。
雪白的地上,铺满了燃放过的炮仗红皮。
那是香香的甜甜的幸福的年。
一年中,农村里,俗话说: 地里刨食的农民。平时长在地里忙碌着,一日三餐要多简单有多简单,浇地打场时,甚至来不及做菜饭。只有在此时才可以改善,都因为“过年”而闲暇和轻松。
那时物质还不丰富,只是丰衣足食。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对于过年的伙食都有几分期待。
《我喜欢的年冬》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