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写作热爱生活英语教育

教育是什么,阅读如何培养

2019-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9444e0643fbd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有孩子,有学生,或者自己需要学习想一想你会把学习者比作什么?替换成另一个形象,你脑海里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小琴 :孩子,或者自己需要学习时,我们像是听故事的人

MMQQ :学习者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学到哪里都是香甜的;学习过程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杯子,种子你觉得哪个更像孩子

rainbow种子

如果是种子,不论老师,家长,学校其实都不够,而且也不会完全地影响孩子的一切,种子一旦发芽,每个种子的成长方向与速度都不同,这就是生命的真相。教师最经常听见:你有一桶水吗,如果你只有半桶水,你怎么教好你的学生?——这个话怎么听都对。

然而孩子如果是种子,就不仅仅需要水,而是需要所有的综合环境,水浇多了,不见得是好事,这就是为何有的教师和家长有很多文化知识,但是孩子并没有成为他们希望看见的样子。

在广东听出色的音乐老师,美术老师,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的课,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如何启发引导孩子,如何培养孩子,如何欣赏,信任孩子,而不是如何灌输知识,如果把孩子当做杯子,教学就是一次次灌输的过程,如果把孩子当做种子,家长和老师需要做的和关注的点,一定是透过知识的部分。

2000多名小孩子们竟然有序自主管理校园,很小的孩子在餐厅给其他人打饭,每天中午从一年级开始就有阅读时间,全校都有,每个班的孩子都会足球操,每个孩子的足球都是唯一的,美术作品的创意,是老师提供平台,启发孩子们,“孩子们比我画得好”,“老师不需要都会,但是需要会启发孩子”家长也是如此。

我第一次看见管理那么大的学校的校长同时给一年级上数学课,课堂非常好。关于阅读,我希望分享的几个案例与资源信息,也许无法解决所有人的个体问题,但是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第一个案例Ellen

小学一开始在工厂的厂办小学上,工厂距离小镇都不近,已经没有太多关于学习的印象了,后来进城转学上小学,做父母单位的校车上学放学,校车是大巴,里面有一个单位院子的小学生,中学生,我作为旁边的姐姐比我大一些,她很爱看名著,每天带着名著去上学,上课偷偷看,每天读到哪里都讲给我听,我记得有《傲慢与偏见》

我进城后的好朋友也爱画画,也爱看书,她爱看《三毛》,也是会边看边告诉我她发现的奇妙,奇特,好玩的故事,三毛的书我没有看过,但是她给我讲的故事,在撒哈拉的故事,有还有一点印象。

学校老师的上课,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更不要说什么课本知识与推荐书目了。

rainbow我从小长在农村,那时候家里穷,没书看

1999年我们村连电灯都没有

Ellen:朋友对于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书,而也是他们真正影响了Ellen,另外我的父亲是从工人变成了工程师,我们家的命运都是因为知识改变的,没有依靠任何人。因此知识,书,朋友,几乎都是课外积累出来的——教育。

最近同时阅读的三本书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

《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安妮鲜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B.A. 苏霍姆林斯基

李希贵,中国北京最著名的校长,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82年大学毕业,没有北京,从农村走到北京,真正影响他的是——他的父亲,母亲,爷爷,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家长如何对待书籍的态度,没有说教,都是影响,一个家庭影响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在影响整个中国的教育,他参与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影响他的除了父母,还有书籍,还有朋友,还有工地。这和出生背景没有必然关系。

安妮鲜花,有两个孩子在加拿大上学,她详细记录了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细节,并且思考了中西不同。

说几个点:

美国,加拿大,北美用整整4年进行孩子的阅读培养,从学前班到小学3年级,没有课本,但是老师会针对每个学校进行阅读培养,个性化培养,系统,细致的培养。加拿大的小学生3年的阅读速度相当于我们中国大学生6级优秀的水平——美国更厉害。

我曾经的美国同事,在我们一起在西餐厅吃饭的时候,等吃饭的时候会拿出书来阅读,当时我就很惊讶,他们那么能玩,也如此能沉浸下来阅读。

英国也是如此。国家教育部没有推荐书目,不要求课本,但是仅仅在学前班就提出全国的25项明确的阅读培养目标,比如如何珍惜书,如何读书,如何看书等等。在国外,没有课内书和课外书的区别,培养孩子读书从0岁开始。不约而同的情况,三位作者,不同国家,不同时空都高度重视阅读这件事,并且真正在做,三个人都不是理论学家,而是实践者。

MMQQ所以说得阅读者不仅得高考,还获得丰盈的人生

教授们经常调侃家长,老师,体制,考试,考试大纲等等,但是他们经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教授们拿我们现有课堂教学,教材作为反例,而举出的正面例子竟然都是:绘本,分级阅读的原版教材。

具体说:阅读如何培养,越早越好。但是也不必顾虑具体时间点,每个孩子不同,然而环境都是我们自己去创造的。孩子阅读的乐趣需要互动,律动,表演,年龄越大能读得越多,能读懂得也越多。

Ellen下午 8:53:57阅读本身是美好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美好的,只是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引导,4年前我去乡村小学,看见最好的课是——体育课。

体育老师上课,太棒了,全校孩子都大爱。当时我和校长说“我最爱你们的体育课”他的回答是“所有的课,都可以美好。”

关于“种子”的打比方,有一半是源自Ellen,两年前的夏天,我开始接受学生辅导,因为当时学生的进步有些惊人,小学生就开始和高三的孩子一起写高考作文,因此我说“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有人不经意浇了水,他们会自然生长”

另一半源自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昨天的课程,他深入研究,观察中国的教育长达25年,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是把人当杯子,不断灌输知识,所有的知识的结点-考试,考完就忘记了。而生命本来就是种子,每个学习者都是不同的,成长速度不同,无法被灌输。

大家自由讨论,畅所欲言。Ellen抛砖引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