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刘武宏作画直播过程纪实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549eb643c7d4

       作画直播时间定在5月31日14:30,刘武宏老师早早就来到了现场。73岁的刘老步履如飞,健步走在工作人员的最前面。与印象中的高龄老人不同,刘老师虽然须发花白,依然精神矍铄,体格硬朗,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偶尔跟大家开开玩笑,讲讲历史。

      直播开始,刘老师已经挥舞起画笔。只见笔酣墨饱,不过几秒的工夫,一座巍峨峻拔的高地便屹立眼前。旁人惊讶于如此快的构思速度与下笔速度,刘老师说,绘画的爱好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今天,算下来,也有60多个年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练过上万幅画,才有了作画时的不假思索。

      刘老师作画的顺序,是古人常用的从右到左,水墨为主。右起高山,落于小桥,墨笔丹青,如行云流水绕素笺,小桥、流水、人家尽现其形。遇到需要仔细描画的地方,换用画笔和力道,给予细节。水墨画完,基本成型,可见沟壑中行走的农家,白云深处的房屋。

       后续工作,是整幅画的着色和填充。干枯的柳干生出了绿芽,不断伸长,指天而立;岩壁的桃花快速泛红,漫成一片;欢呼着的鸟儿冲着如茵的草滩滑翔而过,争先恐后;唯独桥上的毛驴慢慢悠悠,边走边看,直到身后的农人鞭声响起才回过神来一阵小跑。当山头的红日还被挡在家门时,窑洞的人家就已经扛上工具下地农忙了,远处的沟壑,是它们开垦的田地,茁壮的青苗,在坡间摇摇晃晃。

       与温婉秀丽的南方水乡不同,刘老师笔下的风景都是西北地区特有的高原风光。少了北方建筑的恢弘,江南水乡的温柔,西北黄土高原豪放与诗意共存,别有一番风情。逆向生长的柳树独具特色,傲气不失礼节,与艳丽的桃花相互映衬,互为风景。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如今的黄土高原在刘武宏老师的笔下得到了证实。刘老师生于西安,对西北地区的高原、草原独有偏爱,一生多数在西北地区流连,对于西北地区的风貌变化了然于心,这使得刘老师的画作与众不同,也让刘老师成为窑洞画派的创始人物。

画作题跋、印章之后,就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刘老师将作品取名为《高原晨曲》,延续一贯的高原风情。

      从作画开始到结束,共计用了3个多小时,按照刘老师的说法,平常一幅画需要半天或一天完成,然而仓促之下的作品,也仍然可见老师的深厚功力。刘老师此次的作画过程,是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直播的,整个直播共有70万人次观看,不少人呼吁要多一些类似的文化活动,“让普通群众也一饱眼福”,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关注可见一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