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与儒林外史
2020-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乔安Gloria
虽然都是作家 有一种看透世事的感觉在 但是外国人写的就是有恩报恩 有仇报仇 善恶有报的场面 读来跌宕起伏 而且觉得心满意足
中国人写的 往往就是讽刺 嘲讽 或者明里暗里的嘲讽 是的 官场黑暗 人心黑暗 那又如何??
往往到最后就是出家 宣扬佛道
其实 我一直觉得 中西方文化很大的一点不同 就是中国这边强调宽容 无为 不恨 无仇 看似非常的风高月清,但实际上又有几人能做到?
为了不报仇 只能不去恨 为了不去恨 只能不去想 为了不去想 只好逃离 或者压抑 这样的推理 难道不合理 很奇怪吗??似乎其实是自然而然的吧??
而如果一个社会鼓励有仇报仇 有恩报恩的话 确实 也会有善恶起伏的史诗般的画面 确实 有时看着有点累
可是 总比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一直是看潮起潮落 我自悠然 那些朝代都是它的命数 这种 要好得多吧?
如果不是无从伸张 又为何要逃离呢?
如果都要逃离,又有何处会为人伸张呢??
如果再没有点儒家倡导的忠烈 那还何来绝唱呢?
最后,很多中国的艺术家都信奉佛或道教,崇尚清净无为。
如果一种文化 必须要和自我建设在一起 才能够不产生精神熵 如果一种追求 全是好的而不产生负面也不作为 那么 好像它也确实只能够去做和任何人都不相关 不建设 仅靠自我建设 然后又能普及他人的 似乎也真的只剩下艺术了 也难怪那么多信封的 都是艺术家 做的特别好 似乎世事和他们毫不相干 他们接受命运 一心只想要投入和留下一些艺术上的成就 外界的一切都和他们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