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儿身,急在娘心。怎样让娃少生病?涵涵妈这么说!
娃生病了,当妈的最着急。虽然明知有时孩子需要通过咳嗽、发烧这些疾病来增强自己的抵抗力,而且人食五谷杂粮,难免生病,但还是会揪心不已,恨不得能代替她生病。
可有时又会想,我们自己生病了,没人照顾宝宝岂不是更令人着急?
比如这次涵涵患了支气管炎,因为我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参加考试,晚上十二点后,我就对涵涵爸说,你来看着娃吧,注意量体温,因为怕半夜再发烧。
虽然得到了他的保证,但还是睡不踏实,半夜三点的时候,一摸娃又发烧了,估计体温在38度左右,可她爸却睡的直打呼噜。你看,再细心的老爸,都没妈妈会操心啊,难怪孩子生病了都找妈,他知道谁对他最好啊!
记得涵涵八个多月的时候,爷爷给喂了柿子,当天晚上肠梗阻,在儿童医院又是排队,又是拍片又是检查,折腾了大半夜,第二天娃发烧了。那时她爸爸还在厦门工作,下午我带她去医院的路上,涵涵头靠在我的肩上,一个劲儿地喊:“爸爸,爸爸”。
从下午一直排队到晚上,才轮到我们看,面对涵涵会叫“爸爸”的新技能,我没有一丁点儿的开心。相反,我暗暗发誓:
1、 一定要让孩子少生病;
2、 在养孩子方面从此我说了算,再不会因为面子让我娃受罪。
也就是在那次之后,我买回来很多著名医生的书,从美国的威廉·西尔斯,到中国的崔玉涛、陈英、罗大伦等。中医西医我都看,就是为了博采众长。
再后来涵涵添加了辅食后,又因为胃肠功能不好,总是积食,我又买来了小儿推拿的书,潜心学习,这个毛病最终也慢慢好起来了。现在她偶尔得些小病,都不用吃药,通过中医的一些方法就能很快好起来。
总结孩子这些年来的养育经历,我想给各位像我一样,为宝宝生病而着急的妈妈,分享四点经验:
知识让我们更聪慧更有力量
跟医生配合的好,娃才能好得快
很多时候孩子生病责任在我们
提高免疫力才是最好的良药
知识让我们更聪慧更有力量
新手妈妈大都会因为孩子生病而着急,而孩子两岁之后,随着妈妈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不会再那么慌张无措了。
孩子生病了需不需要吃药?要不要上医院?这些都是妈妈经验和知识积累后,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
比如涵涵上次得疱疹性咽峡炎,我判断得此病的结果,比医生早了一天。
再比如这次涵涵发烧,虽然症状不严重,但我从她的精神头上看出,绝不是普通的感冒。
不是因为我比医生还高明,而是因为我是涵涵妈,我了解我的孩子平时是什么样儿,生普通感冒时是什么表现,扁桃体发炎时是什么表现,这次与以往有何不同,我还了解了有哪些病会是她如今的症状。
我甚至可以通过手就能估摸出,我的孩子如今体温大概多少度。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是孩子的妈妈,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他,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她快点好起来,而我又有医学知识,所以就显得更有智慧。
而这些知识也让我们更冷静,更有力量。所以说,《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跟医生配合的好,娃才能好得快
跟医生的配合,绝不仅仅是按时吃药,这么简单。
我们需要把孩子生病的综合情况,明确无误地反馈给医生,帮助他下诊断。我们还要把治疗后的结果反馈给他,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在饮食方面,医生把控不到的地方,也需要我们多加注意。不能吃那些不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甚至有些食物还可能加重病情。
为什么有的孩子病好的快,有些孩子却总是反反复复?这除了跟孩子自身免疫力有关外,跟妈妈的护理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孩子明明是积食发烧了,你还在给她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再比如孩子明明在咳嗽,你还是给她的周围堆满了毛绒玩具,肯定会加剧症状。
很多时候孩子生病责任在我们
很多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宝宝在家里都能生病,医生一检查还说是病毒感染。
且不说咱自己家里清洁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单说大人出去了身上肯定会带病毒吧,对于新生儿来说抵抗力差,有些病毒对大人可能没啥影响,但小孩子却会因此而生病呀。那我们想想是否做到了,回家后洗手脱外套,然后再抱宝宝呢?
不要听老人说不干不净身上没病,那是以前的环境,看看我们头顶上的雾霾吧,啥都别说了!
还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一个劲儿地往宝宝嘴里喂东西,肠胃得不到休息,消化系统有了毛病,能不生病吗?
再有就是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我冷,因此而生病的也不在少数。
想想有多少次孩子生病,都是因为我们大人护理不当引起的?而我们因此吸取经验教训了没呢?
提高免疫力是最好的良药
为什么在同一个幼儿园,有的孩子就容易被传染,有的孩子就没事呢?免疫力的不同!
提高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却有章可循。我们要让孩子多运动、睡眠充足、心情愉快、喂养得当,还要少用抗生素,当然是少用,不是禁用,有些病还必须得用。
要知道抗生素是为了人类健康而发明的,不是为了害人而研制的。它本身并没错,错的是被人们滥用!
再比如中医的推拿,本身也没错,那些批判者举的都是招摇撞骗者的例子,不是真正的小儿推拿。但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好中医的确很稀缺。
以上都是我这些年看书和带娃经验的总结,在此分享给大家,期盼能够给新手妈妈一些启发,能让更多的孩子少受病痛的折磨。
病在儿身,急在娘心,光着急没用,知识加经验的积累再内化成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那才是力量!让我们变得有力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