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低情商,令人深恶痛绝,叫“好为人师”
文|小阳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81197/a25b1ca3371460e8.jpeg)
生活中,总能遇到这样一些人:
他们不管别人接不接受,也不管自己说得正确与否,总是喜欢到处指导别人。
好像他比世人都懂得多,你不听他的,就有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感觉。
孟子说:“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
意思是说,人很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指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说:
“我不知道“好为人师”是不是人的“大患”,我就知道“好为人师”是人的本能,大都好这一口。”
由此可见,好为人师的人,不在少数。
而这样的人,往往不招人喜欢,甚至让人深恶痛绝。
一定要警惕,防止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81197/0ad66c1fbf14e7ca.jpeg)
01
最近看周冲的书《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有个人令人印象深刻:
有一个学识很渊博的朋友,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去问他,他都能跟你说上整整三小时,如果你质疑,那就完了,能说上三天……
无论问题有多小,他都能引经据典、深文周纳。感觉没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这样的人,大概我们生活中也没少遇到吧!
一次,一帮朋友去爬山。
车到山巅,路边绿意渐浓,白鸟掠动,美的让人忍不住撒野。
众人皆疯,大叫:“太高了,感觉一伸手,就能撩到嫦娥了!”
话音未落,只见那位朋友来了一句:
“这个山脉的主峰海拔是1583米,我们现在的位置,大概是海拔1300米 ,和这个省的另一座山,也就是海拔3100多米的神农架相比,这只能说一般高,不能称之为太高。”
一时气氛极其尴尬,没有人敢反驳他,也挑不出他的毛病。
但这样的话,此时此刻真是大煞风景啊!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确实挺让人讨厌的。
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腹有诗书,不吐不快,还是为了卖弄,显示自己的才华。
我想大概后者的概率更大。
只是这样的卖弄,的确让人厌恶。我想下次出去玩,大概没有朋友愿意叫他了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81197/0c5cf128f1513d89.jpeg)
02
我们看别人的时候,总是能一眼看出别人的毛病。
但殊不知,我们自己也常常“好为人师”,只是没有察觉罢了。
我想好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工作或生活中受了委屈,心中郁闷,想找个朋友倾诉,疏解情绪。
可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大部分人,听到好朋友找我们诉苦,总是忍不住给她支招,告诉她,你不应该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
结果,我们搜肠刮肚的想招,觉得自己就像救人活佛一样,朋友却不领情。
说着说着,那边就没有声音了。
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殊不知,朋友此时要的只是一个忠实的听众,一个可以听她诉苦的听众,一个可以接纳她糟糕情绪的听众。
而我们却误解为,朋友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理,必然要帮朋友出谋划策,不然就不够意思了。
而往往是我们的“够意思”,让我们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只顾自己痛快了,却没有看到朋友真正的需求。
不得不说,“好为人师”,有时候真是让人讨厌。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81197/106834c72ec3b151.jpeg)
03
那么,如何改掉自己“好为人师”的坏毛病,恰如其分地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呢?
希望下面两招可以帮到你,记得先点赞收藏哦。
① 多听少说,沉默是金。
都说人长着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希望人要多听少说。
遇事不要急于去表达,俗话说:兼听则明。
监听四方,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原来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样子,也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情况。
② 先肯定别人,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果实在要说,不吐不快。也要想着说,不要只管自己说的痛快,不管别人的感受。
给别人提意见,首先你得充分地肯定对方,再适时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切记:不论别人做的对还是错,你都要首先给对方留足面子。
在这个前提之下,才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81197/039b61ac4adf91c0.jpeg)
写在最后:
好为师者,不懂自谦。而真正的大师,却从来都是谦逊的。
巴甫洛夫说: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记住:少说多听,兼听则明。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欢迎留下您的评论。“关注我”,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7281197/758d7cdd86956e0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