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可怕的好人,和当今我们身边最可怕的好人,值得深思
这个标题有点和之前不一样,写这篇文章感觉心情蛮沉重的,曾经有人说读文学书籍的好处是什么?之前有这样一个答案是:有些感受需要用其一生去感悟,读书就是让你在读完书的那一刻,提前获得这样的感悟,从而对你以后的人生,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引作用。
读红楼梦,我们知道那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当时的爱情还不被承认,王夫人只是做了她作为自己和一个母亲所要做的事,于是就出现了驱赶戏子和丫鬟,抄检大观园,撵走金钏等等举动,表面上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当然这完全是在当时看来,一种理所应当的道德伦理框架之下,没有人会对她指责,唯独像曹雪芹这样的人,没有指责,只是把真实的事情记录在书上,于是我们今天看到才感受到那种不合理。
我们有没有思考一个问题,这句“理所应当的道德伦理框架之下”,是不是真的理所应当,这种思考源于我看到的一些哲学思维,我还不至于系统的、清楚的认清这些哲学思维,但在这些思维指导之下,我却感觉到在某些角度,这些所谓的“理所应当”会有些不合理的风险在里面,但这种想法,几乎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肯定,我自己就暂且定义为自私。
在讨论之前,我先提一个网上散播的小段子,记得在网络上,看到一位老太太在公交车上指责一位年轻人没有给她让座,于是引发了整个车上人,有嘴上的、有心里的各种各样的谴责,最后发现原来那个年轻人是一个残疾人。
这就是说在这种道德谴责的当时,没人知道年轻人是残疾人,我们认为谴责是对的,而知道之后,会发现谴责是错的,所以我们是否应该这样理解,我们不是那个年轻人,我们不理解他,因此我们不能对他进行谴责,虽然这种谴责是在理所应当的道德伦理框架之内,因为有很多时候,我们最终都不会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残疾人。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道德从来就是律己而不是律人,只有法才是律人。有时一些古典名著,在当时社会是没有产生那么大的效应,因为它在那个社会,还没有脱离其理所应当的伦理框架,因此无法进行深刻的警醒,就像公交车上的那个年轻人,你在没知道他的情况之前,我们认为他是自私的,但知道之后,我们就会出现一个截然相反的定义,而且是警醒而沉重的。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延伸,只因没有人原意去不断的延伸,因为延伸之后,你会发现,你应该远离你身边的某一些好人,因为或许他们是可怕的,但这种可怕却不被认可,只因就像公交车上的小青年,你不能真正的知道和理解他,在这种对与错的头顶悬着一把自私和道德的利剑,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所有人。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在当时所做的也许一点错都没有,也许当时的曹雪芹,就像公交车上所有观众的其中一个而已,只是他选择了沉默,而仅仅百年之后,我们就看到了,又出现了另一个答案,这种主观的判断是错误的,但是谁又能在当时知道?今天又有谁能预测多少这样的“绑架”?
之前读到一些关于贾平凹的《废都》一书的批评文章,我看那些批评的文章还是来自于一些比较有名的大作家,发表时间大概是在2005年左右,主要内容就是告诉大众,也是批评贾平凹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关于他们的道德堕落,会让我们读者沦丧了,于是我就买了一本《废都》,看看到底堕落到什么程度,后来知道这本书获得了法国的两个奖项,但不知道有没有获得内地的奖,可能没有。
这让我有一种意识不断的在生长,如果我们无法预测我们会不会被“绑架”,那我们可以保持沉默,就像那句话:道德是律己,法才是律人!我们周围还有多少人在拿道德去谴责别人?又有多少人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思考过!
在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这不是原话,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当你拿道德来指责别人的时候,其实你已经不道德了!
文:饼子
欢迎关注我公众号:饼子读书,和我一起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