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

第五天之内群体的组成《偏见的本质》

2021-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浅适

人只要生下来就收到周遭环境的影响,他的家庭,宗教,国籍,文化习俗,饮食,语言,都影响着我们,渐渐成为我们自己独立的价值,我们也会爱上陪伴自己成长的烹饪方式,习俗和人。

早在只有五岁的时候,孩子就能理解自己是不同群体的成员,比如他能够产生族裔认同,但直到九岁,他才能理解这些身份的意义,例如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区别,但在理解这一切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群体忠诚感。一些心里学家认为,孩子会因为自己身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而得到奖励,这种奖励激发了他对群体的忠诚。奖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但通常来说,对于出生时就赋予的东西,他都会对此有自豪感和忠诚感。

什么是内群体?

最好的说法是,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在使用我们这个代词时可以在本质上表达同一个意思。家庭成员符合这一点,同理校友,室友也符合,条件放宽点,国际机构中的成员也可能符合这个定义。

例如山姆。列出自己的所属群体:

他的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原生家庭,此生家庭,他的童年圈子,中小学,高中,大学,大学班级,教会,专业领域,公司,出生的国家,居住的城镇,英格兰,美国,联合国,爱尔兰血统,共和党。

在他的列表中提到了一个童年圈子,他十岁时搬到一个新社区,身边没有伙伴,而其他的男孩对其极不信任又好奇。他们会接纳他吗?通常男孩的小帮派都是需要拳脚相加的考验,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激发,用来测试新人的性格和斗志。山姆很幸运的通过了考验,并直接被组织所接纳,也许是他运气好,在种族,信仰,社会地位没有遇到额外的障碍。否则,他的考验期会更长,对他的要求也会更苛刻。

由此可见加入特定群体的资格必需靠争取,这个成为自致地位,先天的所群体则属于先赋地位。

内群体的变化本质

关于那些群体身份对自己来说最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但他们的判断也常常会受时代风潮的影响。美国对于移民的态度,从早期的理想主义,觉得国家有义务和荣幸为受压迫的人们提供一个家园。然而1918-1924的反移民法的实施,却使得美国本土民众的恐惧情绪越发普遍。保守主义担心激进思潮涌入,工人害怕移民抢走他们的工作,反犹太人不想让更多的犹太人进入他们的国家。

时代发生了变化,大环境每况愈下,内群体的边界就越是收紧,陌生人是可疑的,需要被排斥的。

内群体和参照群体

内群体即我们上述所提到的,在使用我们一词是,可以被赋予相同含义的人。而在一些情况下,即使个体无法逃脱某种群体身份,也依然会尽其所能拒斥这个群体。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现代社科引入了参照群体,及个体希望被纳入的群体。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区分归属感的两个层级,前者表明成员身份这个纯粹事实,后者则表示重视这个成员身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