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古诗词——李白《赠汪伦》
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的李白,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旅行家,20出头出四川,游历了大半个唐,去过当时的206个州县,旅程5万多公里,游览过60多条江河,登过80多座山,欣赏过20多个湖潭,和现在的旅游博主有得一拼。
走到哪里,在哪里留下诗篇,直至千年以后,很多旅游景点还在蹭他的热度,这样的魅力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赠汪伦》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全诗简短明了,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四句仅28个字,朗朗上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七言绝句之一。
名不见经传的汪伦也因此诗被后世之人熟知,达到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标准,说他因诗成名,也名正言顺。
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卷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大意是汪伦写信邀请李白到他家乡去做客,信里写道:“先生喜欢游览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馆。”等李白到了汪伦的家乡,却没有看到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解释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万家是指酒店的老板姓万。
汪伦好像一个大骗子似的,故意抛出“旅游”和“喝酒”的噱头,引李白前来,李白也不争气,到了地方才发现上了当,汪伦又开始用文字游戏进行狡辩。就像现在有的旅游景点,养几只小动物,也称作“动物乐园”,种几亩花也敢称“万亩花海”,游客们上当上得心服口服,却也哑巴吞黄连。
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而根据《泾县志》和《汪氏宗谱》记载:“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名士,与李青莲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为莫逆之交。开元天宝年间,公为泾县令。”
按照这一记载,汪伦曾是泾县县令,还是与李白有交情的,他邀请李白,也就名正言顺了,喝酒和旅游是此行的第二目的,第一肯定是老友相会,互诉衷肠了。
酒足饭饱,离别之际,李白写了一首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坐在船上的李白,被岸边的歌声吸引了,原来是汪伦在“踏歌”。
“踏歌”是什么?是汉代、唐代都有的一种风俗歌舞,参与者手挽手,脚踏地面打节奏,围成一个圆圈或者是排列成行,一边歌唱一边跳舞。
在李白的叙述中,只记录了汪伦一人,也可能有其他人的参与,只是李白眼中汪伦是最吸睛的那一个,就像B612星球上的小王子,对于地球上5000棵玫瑰花无动于衷,心心念念的只是自己星球上的那一棵。
汪伦用自己的歌声给李白送行,可能这个场景是出乎李白意料的,在以往的送别中独树一帜。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金陵酒肆留别》)饮酒送别,开怀畅饮。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江夏送张丞》)送一朵小花给张镐,感谢知遇之恩。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泪撒分别之时,而且是无穷的泪。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没彻底走远,已经开始思念了,不见一人,却写尽了孤单。
……
这些都是李白送别诗的名场面,喝大酒、送鲜花、痛哭流涕,他把送别时的不舍、悲怆、孤单演绎得淋漓尽致,谁让他是李白呢?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
而汪伦为李白跳的踏歌,却包含千言万语,那个场景令李白动容了。
于是他把汪伦对他的情谊具象化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眼前的情景和心中的情感结合得天衣无缝,也把后代的读者们感动得稀里哗啦。
送别非得哭吗?非得喝酒吗?非得送花吗?非得依依惜别吗?
汪伦的踏歌,好似送别的另辟蹊径,既然注定要分别,那就好好告个别吧,把所有的祝福和美好一一传递给你,不能守望相助,那就相念于天涯海角。
此生可能再无重逢之日,李白把汪伦写进了诗里,不仅题目有汪伦,诗句里也有汪伦,这样大的面子,恐怕再无出其右吧。
一首歌感动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