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读书】朱淑真:我想来点精神恋爱
说起爱情,是千百年来,大家都在不断追求的东西。
诗经的开篇《关雎》便是一篇关于爱情的名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前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大概是没太多机会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你看,那戏里的书生小姐,都是一见钟情,陷入爱河。一见钟情,说到底不过是看脸嘛。你看那色咪咪的张生见到莺莺小姐的那一刻,呆若木鸡,好似看见了前世的冤家。
image.png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谁想着寺里遇神仙!
现代的人对爱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再好看的脸也有看腻的一天,枕边无美女,床上无伟人嘛,所以大家开始追求有趣的灵魂,爱情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不过,这爱情到底是什么?怕是理性中参着感性,感性里又融合着理性,说不清,也道不明。毕竟,爱情就像鬼,说的人多,看见的人少嘛。
不过,就算如此,爱情也是很多诗作里从一而终的命题。古代,也有追求精神恋爱的女子,譬如,我们今天的女主角——朱淑真。
与李清照齐名的才女
朱淑真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号幽栖居士,钱塘人士,能画,通音律,尤善诗词。
image.png她的词作是与李清照齐名的,但是,我们现在读不到太多她的诗作,只是因为她死后,父母将她的词作《断肠集》付之一炬,所以现在仅存的诗作只有32首。
她的词作多是描写自己的爱情生活的,算是最为致情之人吧。早期生活幸福,她的词还较为明媚动人,但是随着后期生活艰难,她的词作也每每流露出愁苦之意。
比如,她写的《生查子》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不过寥寥数句,就勾勒出一幅天涯人远的画面。读来,不胜唏嘘。
短暂的幸福时光
或许,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贪恋精神上的共鸣。
而这世间,烟火夫妻要远远多于精神爱侣。婚姻这一道难题,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刚嫁人的朱淑真对爱情还是有很多期待的。
她会在自己的夫君远游的时候,寄给夫君满是圆圈的信。
夫君看到,不解其意。却在她寄的书籍夹缝里看见了她写的《相思词》。
相思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
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
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看完她的相思词,夫君顿时明了。第二天便赶回故里团聚。
这些小心思,可见她在爱情里的用心。可惜,她追求的是精神共鸣,琴瑟和鸣。
她的夫君却并不这样认为。在古代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与朱淑真婚后不久,他便又纳了一房小妾,逐渐与淑真疏远了。
我追求精神恋爱
她也曾经试图挽回过婚姻,但每次尝试与他交流诗词歌赋,都被他厌烦的打断了。
她满怀忧愁的写下了自己的不满。
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她把自己比作鸳鸯,把夫君比作鸥鹭,她才发现,她与这个人原来一直处于两个世界之中。
这样的婚姻对于她来说是折磨,于是她主动离开了那个让她觉得毫无温情的婚姻。
婚姻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多少人对婚姻的抱怨,都是来自于另一半责任的缺席,来自丧偶式的婚姻。但是,为了所谓的责任,却依然不敢离开这座冰冷的围城。
而在那个时代,女子对于婚姻的依靠度更高的情况下,我们这位才女,面对这种零交流的婚姻,却坚决的说出了“不”。
她收拾了自己的行囊,离开了那个不能与她精神共鸣的男人。
回到了娘家之后的朱淑真,并没有停止对爱情的渴望。
而她居然重逢了少女时就十分喜爱的情人,她大胆的谈起了恋爱。在隐瞒家人的情况下,偷偷与情人幽会,她记得每一次爱情的甜蜜。
在一次与情人幽会的过程中,天空下起了小雨,她像一个少女一般,依偎在情人的怀中,感受对方的体温,享受这一刻的痴缠。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断肠付一炬
可是,这样的日子过不了多久。
在人生里,欢愉只是暂时的,而痛苦才是长久的,朱淑真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爱情的快乐,就被家人发现了。
人言可畏,父母反对,情人离去。朱淑真终日郁郁寡欢,终于含恨而死。而她写的几百首诗也被父母一火焚之,可怜一代才女的佳作,就这样消失殆尽。
断肠迷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不过幸好她的词作在闺阁之中亦有流传,南宋小吏魏仲恭与士大夫们重新整理后,在诗稿前作序说道。
予是以叹息之不足,援笔而书之,聊以慰其芳魂于九泉寂寞之滨,未为不遇也。如其叙述始末,自有临安王唐佐为之传,姑书其大概为别引云,乃名其诗为《断肠集》。
这才有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断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