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坚守道德底线(日更420)

2020-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终身学习践行者杨倩

      “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在课堂上经常作为典型案例被语文老师提起,以勉励我们刻苦读书。匡衡小时候借助小洞透过的灯光,夜夜苦读,最后考取功名,走向人生巅峰。

但他后来怎么样了呢?

      功成名就的匡衡,很快显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 身为宰相,他缺乏管理朝政的能力,只会空谈一些儒家道义。 为了能够在众人面前刷一波存在感,他不惜身犯众怒,不仅公然在朝堂上怒怼死党,还以各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弹劾同僚。

他发达之后,也一直疏于对家人的约束,他的儿子匡昌在一次醉酒后杀了人,依据汉律,匡昌虽然不会被以命相抵,但也会被革职下狱,以示惩戒。

然而匡衡护犊心切,不住的向皇上请求赦免,最后匡昌居然还安然无恙。

但此事掀起了朝堂风波,昔日被匡衡弹劾过的人,组团起来不断的反击,迫于压力,匡衡被罢职,贬为庶民。

重新回到家乡的匡衡,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几年后郁郁而终。

那个墙壁上透着光亮的洞,虽然成就了匡衡的功名,却也毁了他的人生。

自从有了借光的心思后,贪婪的种子就已经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里,最终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参天巨树,将他的人格底线和道德操守挤压的粉碎。

贫穷,困境,可以化作人生奋斗的动力,但不能成为贪婪取巧的理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