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应该读我的文章
摘要: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能有选择的进行主动阅读,难免会被知识——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所淹没。
如果你和我类似,订阅了很多知名媒体的RSS、关注了不少网络意见领袖的博客,一定会为每天大量的资讯所烦恼,更别说每条资讯里附带的链接和文章下面的一条条推荐阅读了。更别提豆瓣、微信上大V门列出的种种书单,似乎一辈子都看不完。然而时间久了,我不由的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读这些内容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选择疲劳首先,大部分知识与你无关。
如果你是一个功利的阅读者(这没有任何错误),想尽快从文章中获取对自已有用的经验,你可能会关注很多关于互联网应用和编程的资讯,但问题是你真的回去用这些软件吗?要知道每次接触新的软件都有一个学习的时间投入,可长可短,如果你使用这款软件带来的便利和时间上的节省还不及你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很明显这是一桩亏本的买卖。更为甚者,当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像强迫症般的去学习后,即使你意识到收获的生产力的提高极其有限,你也会去非理性的继续使用它,因为你要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毕竟你不想自己证明自己是错误的。比如我使用Mendeley(一款参考文献整理工具),为了“自动”修改引文格式专门去学了CSS,花了一整天时间后发现原来手动修改大概只用一个小时。有时候笨办法反而是最好的办法。但我不否认触类旁通,说不定哪天你学到的、当时没太大用处的知识能在别的地方帮到你,但第一你需要隔了很久还能记住(这往往不是功利阅读者的习惯),第二没能即时产生有用的效果与功利阅读者的初衷相违背。
与此相反,如果你是一个非功利的阅读者,喜欢读一些提高自己人文素养和精神情怀的书甚至别人的读书笔记和书评,很多阅读也并不一定能帮到你。如果你读名著,很遗憾,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和阅历,读者很难看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甚至会留下坏的第一印象,以至于将来有了足够的阅历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排斥这本书。如果你读别人的书评,这在作者和你自己之间又加入了新的一层经历,虽然通常可以降低理解难度,但难免会在阅读原作之前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或者在阅读原作后感到无非是另一位读者的个人经历而已。
其次,知识是在不断重复的。
如果你喜欢阅读英文文章甚至资讯,首先你就会发现,国内很多独特观点的意见领袖其实是国外资讯的二传手;他们的角色很重要,至少起到了本土化和普及的作用,但读者却要花双倍的时间去阅读相似的内容。其次是互联网信息的同质化,至少如今我是绝对不再看关于提高生产力(productivity)的文章(lifehacker上的主流文章),第一大量重复,第二自己不能完全做到徒增负罪感。最重要的是,我认同知识的内生性,即外来的知识源只是充当了引导和契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灌输无法产生实质认同——换句话说就是失败的“洗脑”。那么当你看到一篇文章的观点觉得“我也是这么想的”就一点不奇怪——其实你早就知道了。
然而你也能想到这一点并不代表你和作者处于同一水平。产生一个观点并不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个新观点产生——公开的或者私密的,但能着手实现的少之又少。就别人的文章而言,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资料、整理论证,着这些时间投入将作者和读者区分开。尽管如此,但除非你要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换言之你想要成为关于这个话题的作者,通常你不会去关注具体的例证(且不说原作者有没有以偏概全);一般的读者无非只关心结论,而人们通常喜欢读自己原来就相信的观点、排斥和自己原有想法不同的观点,所以大部分读者并不能从中获取新知识,只不过是在寻找社会认同。
最后,作者和读者的思维模式、风格的不同会影响知识的传播。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背景知识,看到相同的信息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体现在文章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个浪漫的读者,恐怕对于缜密的逻辑论证感到枯燥乏味,反之你可能会感到文章缺乏逻辑和结构甚至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不得不承认,阅读时的心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传播的有效性,比如语言交流,语气和肢体语言的作用甚至比内容还大,就像那句老话“It's not what you say, but how you say it”;此外作者本人(而不仅仅是文章)也有很大影响,作者是否有可信度?自己是否喜欢该作者之前的文章?这些都会影响读者阅读时的心理。
综上所述,鉴于知识的相关性、重复性和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很多知识对于特定的读者其实并不必须;但不能因此否定他们的存在价值,毕竟读者群体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诚然现代人需要无时无刻面对选择疲劳(decision fatigue)、怀念那美好的旧时光,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贬低别人的喜好,there is no accounting for taste。这种现状只是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主动加以吸收。不过如果这些纷繁的真的让你饱受折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关掉社交网站和资讯,静下心来冥想。
那么你是否经历过信息爆炸带来的困扰呢?或者你乐在其中?你有什么好的方法避免偏激、保持获取知识的全面性?欢迎回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