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聚会你不确定去不去,那就去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榛子在英国
文   大榛子在英国

1

Kech几天前约我昨天吃午饭。

他是我来英国认识的第一个朋友,给过我不少帮助。平时联系不是很多,但每年会见个两三次吃个饭聊聊近况。上次见面还是半年前,作为朋友,怎么也该聚聚了。

我自然应约。

按说也算比较熟了,可是想到要见面,心里还是有些小忐忑,甚至成为我见面前这几天的负担。跟朋友见面,为什么不是高兴而是紧张?

我特地网上查了下“社交恐惧”,维基的定义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一般人对参加聚会或其他会暴露在公共场合的事情都会感到轻微紧张,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出席。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会导致无法承受的恐惧,严重的案例里,病患甚至会长时间的把自己关在家里。"

这样看来,我并没严重到患有社交恐惧。

2

我想起刚开始的几次见面,我一点儿也不轻松。要不停想话题,思考如何表达自己。担心听不懂对方而尴尬,听不懂也不好意思问。

我的心态像是在做英语听力测试,完全谈不上享受对话。”测试“后自我感觉不好,还会很沮丧。这样的心态下,跟母语是英语的人见面自然成了包袱。

我的不安来源于我对自己的期待。我希望自己能基本无障碍地跟当地人自如地谈笑风生,做不到这样,就会沮丧,对自己失望。

3

我们一定不止有过一次这样的体验:重要面试前在外等待被叫号,上台演讲前候场,心情如何?心跳加速,无比紧张,想要退缩,后悔当初为什么决定参加。那一刻各种负能量的想法集聚,漫长得令人窒息。

然而当面试正式开始,你进入了演讲状态,反而没有那么恐怖了。

正如我今天和Kech的见面,聊天比想象得顺畅太多,愉快太多。他说跟我聊天像和当地人一样。我当然知道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例如我还是不能完全用英语精确表达自己。但我几乎完全听懂了他的话,偶尔没有听懂也会问,庆幸自己又学到新东西。

人放松了,语言成为工具,才会有真正的交流。

4

我很庆幸尽管见面前的状态我并不享受,我依然决定赴约。

今天的经历再一次告诉我,不要为未来的事过度担忧。

首先你的担忧未必会发生,往往结果还会很顺利,何必徒增烦恼。

更要命的是,过度担忧会让你在事件发生前的那段时光特别煎熬,你会被自己想象的恐惧吓到退缩回去。这样失去的,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而无论如何,你都失去一次体验---是各种体验丰富我们的人生。即使这个体验是糟糕的,至少为你以后积累经验。而如果被吓到都不敢去体验,必将一无所获。

所以,如果你不确定一个聚会是不是要去,那就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