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分享心理应用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我有病没病?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179人  周四兒

原本是打算来写一篇专业相关的文章,结果先看到了一篇咨询师写的文章,引得我不吐不快。

对于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太多的被误解,我想不仅是来自外界的遥远揣测,更多是由于从业人员一个不小心带给对方的误解。


心理咨询师不是树洞

除去“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标签外,本身我们就是会呼吸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情感、思想、喜好,只是在心理咨询室那个环境里,我们需要做到中立,而这种中立,也是带有人情味的中立,仅仅是表示“不带入个人的情感”,而不是“没有情感”。举个例子:作为一个个体,我向往的爱情可能是亦舒的《致橡树》里的那般彼此比肩而立的平等,而我的来访者恰好秉持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思想,当她来我这咨询的目标是要讨论“这个男人我嫁不嫁”时,我们需要讨论的主题就得在撇除我个人对其观点的不认同之外,客观的分析她在“嫁与不嫁”这个议题中的考量因素,直至可能涉及到婚恋价值观这个话题时,需要来分析她秉持的传统思想的深层心理缘由,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她的需要而不是我的需要,至于她的婚恋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是否符合所谓“新时代新女性”等,要基于她的需要而探讨,我不能予以评价对错好坏之外,可以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自我开放,目的是引起她对婚姻、爱情的多维度思考。这就是我理解的“中立”,而不是因为我是心理咨询师就不能有我自己的观点,否则我们这个咨询师就是虚假的存在,对来访者而言毫无意义。如果我们的“中立”可以被“树洞”代替,那人家为什么要花费高昂的咨询费用对着你这个木头而不是对着真实的树洞呢? 


“我才没有窥探癖!”

从业十年,听到过太多类似于“你能看穿我在想什么吗?”以及年轻的咨询师说:“那个人啊,他的问题我早就看透了。”等等的话。

最初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从在学校问教授:“老师,学心理学真的能看穿一个人吗?”到后来开始工作,小助理一直离我远远的,一次年会才听她吐露心声:“我怕离你太近被你看穿了。”甚至现在,父母还经常会说:“你不要学太精啦,把人都看透了,还怎么结婚过日子啊?对方会怕你的。”末了再补一刀“怪不得现在还没对象”。

内心飘过无数的“呵呵”,我无法去反驳什么,因为作为有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人,多少确实能比他人看的更深入些,更清楚些,可是说“看穿”,至少我不能,也不允许自己看穿别人。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我想你也听过: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那个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后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

太能看穿别人,就变成了只会用蛮力的风,不论是对待来访者还是督导、个人分析,甚至只是生活中见到的路人甲,只会让对方将自己的防御越裹越紧,因为他觉得冷,觉得不安全,而这种不安全不是在咨询室的硬件环境或者咨询师的口头表达就能解除的,而是一种深深的被偷窥的感觉,仿佛在大广场被人撕破衣服。

心理咨询师技能基础用了大幅的篇章告诉我们,要尊重来访者。我窃想,这种尊重,也包括在面对来访者时保持极大的对其内在、外在信息的尊重,也就是——尊重他人的隐私。

我们不是偷窥狂(虽然刚开始发现自己能看透别人的时候有些膨胀的欢喜),个人的理解,我们对来访者,更多的是需要“看懂”而不是“看透”。


“我有病没病?”

现在才开始聊我的标题,应该还不迟吧。

“老师,你帮我看看,我哪儿病了?”

“学心理学的人都有病。”

“我们都是有心理病的人。”

嗯,以上几个声音都是时常听到的,来自来访者、路人甲、初入行的心理咨询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也常说:“你们都是有病,我也有病。”

可是这里有个前提,我们所说的“病”和对方理解的“病”是不是同一个“病”。

当来访者问我:“老师,我有病没病?”的时候,或许我会和他探讨,是什么缘由让他开始思考这个话题,也可能会很严肃地评估一下,然后考虑是否转介到精神专科。——这里,来访者所理解的“病”,就真的需要考虑“疾病”的病。

开个严肃的玩笑:如果真有心理病,您需要的不是心理咨询师,而是精神科医生。

心理咨询范围里,我们常说的“病”,更多是指“心理亚健康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四位一体(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道德健康四位一体)的全新定义,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个人所见,“心理完全健康”是个理想状态,基本存在于高僧大德一类人物,“心理疾病”属于病态,那我们做心理咨询师的还是乖乖转介的好,大部分人所处的位置,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即心理亚健康状态。

说没病,大部分人确实没病,没有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强迫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说有病又确实有病:入睡困难、嗜睡、多梦、少梦、食欲不佳、暴饮暴食、人际关系不良、生活无意义感、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真要说下去,几百几千条总是能凑出来的,而你、我、他,或多或少偶尔遇到某时某事时又都能代入几条——这就是我所说的“有病”。

其实和身体是否健康一样,既然我们欣然承认自己身体的亚健康状态,能够屁颠颠地买人参、维生素来食疗养生,为什么对于“心理亚健康”如此充满情绪色彩呢?

所以,我有病没病,你有病没病,你觉得呢?

荣格在 1929年的论文《现代心理治疗的难题》中提出:“两个人格要相会,就像是混合两种不同的化学元素:只要有任何一点化合作用,彼此都会被转化。在任何有效的心理治疗中,医生一定会影响患者,但是只有患者也对医生有反向影响时,这个影响才会真的发生。如果你不易于受别人影响,你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影响。”

简单粗暴的理解是:没病的咨询师无法治疗有病的来访者。

不仅可以理解对“病”的态度,更可以理解“移情与反移情”,这个曾被认为是治疗中最大的阻碍,也被认为是治疗由此开始的议题。

关于“移情”,我还是另起一篇的好,絮絮叨叨想说的太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