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城传媒丨窮力躬耕杏林 仁心挥毫笔墨——郑国枢书作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橡树家居

下班后,郑国枢回到书桌前,铺展素练,端已正容,秉气凝视,临池志逸。他常在运笔中获得中医思维的灵感。如书法讲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横画直起、欲快先慢、欲扬先抑、无往不收;而中医开方也讲究上病下取、阴中求阳、提壶揭盖、逆流挽舟、甘温除热、引火归原。中医与书法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古名医擅书法,如陶弘景以传世名著《本草经集注》享誉医林,又以“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流芳千古;傅青主精于中医妇科,又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何鸿舫“不独医林仰宗匠,即论书法亦传人”,不胜枚举。现今中医世家的郑国枢,他认为中医学和书法的内涵是相通的。中国书法美学源于传统文化中的“易经”,即阴阳变化平衡学说,而中医学的人体健康,同样是阴阳平衡。

郑国枢生于中医世家,秉承家学,因自幼喜爱书法,几十年开中医传统处方皆用毛笔。他的楷书临帖始于唐颜真卿、柳公权,小楷临习从《宣示表》 ,大字临颜真卿《勤政碑》、《多宝塔碑》 魏《张迁碑》、 隶参《魏曹全碑》,行书以王右军《兰亭序》 、黄庭坚《龙凤阁诪卷》等,六十余年笔耕不辍, 触类旁通, 长期积累潜移默化, 日成已体。

书为心画,医者意也。书法与中医息息相通。郑国枢在笔墨中强调筋、骨、血、肉、精、神、气、脉,这与中医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有相通之处。中医的阴阳五行、寒热温凉,书法的疏密开合、浓淡枯湿,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要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而中国书法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同样是追求内容、行笔、情感的和谐统一。

郑国枢常讲:“书法作为高雅的健身活动。历代书法家,高寿者比比皆是,唐代欧阳询85岁,柳公权88岁,五代杨凝式81岁,元代黄公望85岁,明代文征明90岁,当代苏局仙102岁,书法能增进人体健康。练书犹如练功,如打太极,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锻炼过程,全身放松、缓慢呼吸、气沉丹田,养神静气。”

潇洒杂流丽,刚健含婀娜。郑国枢行书之“力”由意境生,意到力至。行笔中配合呼吸完成每一动作、每一笔画。在黑白布局上,节节相贯、笔断意连。用“柔”的形态,表达“刚”的气概,刚柔并济,用笔峻利,方圆兼备。

观郑国枢书作,感受字中虚实尽妙。一字有一字之变化,一行有一行之空处。有墨处仅存迹象,无墨处乃传神韵。凡茂密处运之以虚,疏旷处运之以实。书中布白打破纵横界的束缚,下笔他胸有成竹、开合伸张、左右穿插、上下错落,以整幅为一体。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即是用笔变化,也是墨法变化。笔锋到处,水墨已下注入纸,笔不妄下、墨不虚发,加之善用枯笔,笔触如“干裂秋风”、气清质实、干而见老,沉着痛快,郑国枢的作品可谓匠心独运。

郑国枢书作备受中外书画同仁的认同,他们收藏其大量书作,外国至美、德、法、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华人文艺书画家、 商界、 政界,曾为很多国内外公司商家写招牌, 为各种协会、宾馆赠留字幅,为祠堂楼阁题匾如《燕翼堂》 等,入编数十种书画展籍《书画名家汇编》《书画名家作品集》《汕头收藏家》《香港吴锡昭扇面古画收藏集》等。

郑国枢荣获“中国长城文化金奖”,被誉为“中国长城艺术家”荣誉称号。

郑国枢书作品 室内效果图

中国新长城组委会推介

中国长城艺术家—郑国枢

Chinese artist——Guoshu Zheng

执业中医师

中医主任医师

传统医学荣誉博士

壹壶堂第四代传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书画院一级书画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