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孙子兵法》之十:趋利避害
你若不懂兵法,则不会作战。你若按兵法行事,却败了,那是你不懂得九变。
所以什么叫学会,没法说。只有会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会。而且每过一阵子又发现自己不会了。这时候就是又要进步了,功力又要增长了。
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圮地无舍
圮地,就是水网、湿地、湖沼等难行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形就不要宿营。因为水汪汪的,本身扎营住宿就困难,而且敌人如果打过来了,你一方面难以构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也进退困难,行动不便。
衢地合交
“衢地”,四通曰衢。衢地,就是指四通八达的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四通八达的地方,和各诸侯国来往都方便,衢地合交,就要搞好外交。
一来交结外援,二来至少人家不要以你为敌,或被敌人争取去。
绝地无留
“绝地”,没水喝,没东西吃,没柴火,赶紧走,不要久留。走到死胡同,地形险要,赶紧撤,别被人堵了。
围地则谋
“围地”,四面皆险,前进的道路狭 窄,退归的道路也险迂,敌人要来则方便,我要出入却困难。这种地形,是围地,必须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才度得过去。
死地则战。
“死地则战”,战例就是韩信出了围地,在水边布阵,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到了死地,那就真是等死不如找死。宁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坚决奋战。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涂有所不由
“涂”,同“途”。道路有的虽可以走,但不走。反过来,有的不可以走的,也可能走。这就是变。
军有所不击。
敌军有的虽可以打,但是不打。
发现敌军,虽然可以打,但是如果小股困穷之兵,又据险地死战,吃掉他没多大利益,而代价很大,甚至耽误整个战局进展,那就不要打。
莫贪小利,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必可惜。看见利就想取,反而耽误正事,坏了大局。
城有所不攻。
城池有的虽可以攻下的,但是也不攻。
如果敌人在要害之地,深控城壕,多积粮食,就是为了拖住我们的部队。如果攻拔他,不足为利;如果攻不下来,更是挫我兵势,这种情况,就不要去攻打他。
地有所不争。
小利之地虽可争而不争。
君命有所不受
国君的命令,有时是不应接受的,比如不符合前线实际情况的,可以不接受。
“君命有所不受”这句兵法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不是说给将领听的。前线将领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牺牲自己的决心。
利害哲学:要能利中见害,要能害中见利 。
趋利莫忘避害。但人都有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利中见到害,也认为那害发生几率很小,没事!害中见利,没有的利他也能看出来,并坚信一定会发生!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智者能兼顾利、害两方面的考虑,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
看到利,就多想想它有什么隐患,藏着什么危险。看到害,就多想想它有什么积极的一面,能转害为利。遇到困难或突发事变,要懂得变通。
“杂于利”,是以害杂于利。把不利的一面、有害的可能,都放进去考虑过,都能够应对,则我们对要做的事就有了信心,就能够实现。
“杂于害”,是以利杂于害。在害中能发现有利的一面,发挥出有利的一面,则可解除患难。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屈诸侯者以害。
想办法让他自己去做对自己不利的事,使他的力量不得伸展。
役诸侯者以业。
“业”,就是事,找点事来折腾他,劳役他,让他疲惫。
趋诸侯者以利。
用利诱让敌人自己送上门来。
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每天都在解决困难,随时都在准备出事,因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当领导,就是解决困难和平事儿的。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用兵的法则,不指望敌人不来,而要依靠我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他。不要指望敌人不向我们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敌人进攻不下的力量和办法。
有人常说,白准备了,敌人也没来。事实上,你有准备,正是敌人没来的原因。你一旦没准备,他马上就到。
所以有事,要解决困难。没事,要防着随时会出事,领导人没法不焦虑,每天都在精神高度紧张和焦虑中度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
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是最危险的:
一、不怕死,一味死拼,就会被敌人所杀。
二、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心,又会被俘虏。
三、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会中人激怒之计,愤而出战送死。
四、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污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洗清别人泼自己身上的脏水,而不顾巨大的风险出战,中计。
五、爱护居民,也会被人利用,或让他为掩护居民而烦劳,或驱使人民为炮灰,让他不忍作战,而敌人就藏在里面。
这五种性格缺陷,都是将领的过错,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领身死,都是由于这五种危险造成的,不可不警惕!
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
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可能是个人抱负,可能是某种情绪,可能是某种焦虑,某种心结,某种心理阴影,都有可能。一定要从他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决策。
而自己在决策的时候,则要有“无我”的意识,把自己的个人因素、情绪因素,从决策中剥离出来,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无我,是客观的基础,决策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