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单位能呆一辈子么?

2017-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水话唠

bitter heart

        今天在简书里看到一篇标题为《民企、私企能呆一辈子吗?》的文章,本打算好好研读一下的,可是,三千多字的文章,却非对能呆与不能呆进行论证,大量的篇幅用在加班、升迁与自我进步上,说实话,看完有点懊恼,这不是典型的标题党么?

        于是乎,想到您既然可以用“民企、私企”,那我就帮忙矫枉过正一下,其实,民企、私企按照书本理论上说,应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是与公有制单位相对应的。当然,能不能呆一辈子因人而异,有些人天生就是打工皇帝,势必能够在更具活力的非公单位绽放异彩。而我想说的是其另一面的大多数人。

         为了不被打为标题党,我先声明下,以下篇幅所说的公有制单位,不仅仅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混合企业,还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各类社团等社会服务组织。请原谅我偷换概念了,高中政治没学好,决定了本人视角的局限性,没那么复杂,无非就是公家的与私人的。

        公家单位即体制内的,里头的人旱涝保收,条条框框比较多,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社会关系相对复杂,拼爹的基本上都集中在这类单位里,兢兢业业的追求单位的经济效益可以,倘若追求个人薪酬的最大化有点难。我国目前还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而且事业单位、公务员基数庞大,于是可以这样理解,国家大部分的资源由国有主体经济企业掌握,同时,那些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们,对社会资源的分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言以贯之:稳定!

        私人单位,与体制无关,做什么都得先看企业是不是有钱赚,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地摊主,存活是基本要务,里头的人多劳多得。私人单位的人口基数,对比公有制单位,13亿人口,扣掉3000万事业单位、700万公务员,国企约4000万,还有其他企业七七八八的,退休的、未成年的、自由职业者、没有工作的,剩下的全都是私人单位的人,这个大数据很难查到,网络上基本上公布的都是非公企业数量对比公有企业的数据——大于99%,毫无价值的对比,我花一元也能成立一个公司,这个公司还能上工商、统计局的年报。码这么多字无非是想告诉你,就业主力部队,在私人企业。人多,不孤单,拼的是能力,体力和青春。一言以贯之:不稳定!

        在私人单位,必须尽早的实现财务自由,为实现提前退休而努力,否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从鄙人开始工作起,见到了大量外资巨无霸企业的倒闭,国内民企老板的成片下沉,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如铁达尼号一样下沉,无数企业近年来大量裁员。IBM、西门子、微软、夏普、联想、华为……昨天你还在认为极好的企业,今天或者明天都将面临大幅裁员,有人预言大众将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巨无霸。因此,即便你从辛勤的工蚁,经过不懈努力成为私人单位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将彻底颠覆掉毫无危机感的你。——说来说去,我不是在说公有单位能否呆一辈子,而是危言耸听的研究起私人单位来了。一言以蔽之:私人单位一切靠自己,饿不死!


        在公有单位,要实现财务自由,若非家境殷实,断然是比较困难的。总想着为了五斗米弯下腰,怎么都比在外头“累得跟狗一样”好吧?无论世界经济、国内经济有多大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潮有多壮观,丝毫影响不到你吧?所以,常常有人说公有单位是天然的避风港。可是,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啊。甘于平淡是一回事,成天跟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五感尽失,又是另一回事了。自我觉醒的时期,往往是最难熬的时期,办公室政治风波可以把你带进一个个宫斗剧的现场,遇到扭曲的人格你要跟着扭曲,看着自我一点点丧失,却又毫无办法。这个时候,你又会想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做点什么,为何在现有单位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一言以蔽之:公有单位靠自己,没有用!

        点题:若人生短暂,公有制单位比私人单位,当下更适合呆一辈子;若人生短暂,你更该格外珍惜,插上翅膀、挣破牢笼、远走高飞,私人单位更适合你实现自我,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若非人生短暂,何苦在意公有还是私有,就算自由职业,把欲望再降低一些,把自己的名声看得再淡一些,把世俗的东西再遗忘一些,高低贵贱都是空想,来去都是孓然一身,做什么又有何不同?若非人生短暂,职场就是一个修炼场,挣得了物质食粮,模糊了初衷和理想。

        末了,就用自己喜欢广告词来结束这无聊的争论吧:坚守一颗执着的心,梦想,终会吹响人生的集结号。红星二锅头。敬,不甘平凡的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