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延禧到如懿:身为大女主,穿衣服这件事绝不能犯错
还记得《后宫·甄嬛传》中,册封礼在即,甄嬛误穿纯元皇后的吉服,引得皇帝大怒、将其幽禁于碎玉轩的桥段吗?
©《后宫·甄嬛传》“甄嬛”、“延禧”、“如懿”这几部大热的清装剧中,出现了好几处因服装问题引发危机的剧情:
孔雀羽线被盗,凤袍被烧毁 ©《延禧攻略》 娴妃的衣服上绣有姚黄牡丹,嘉妃指出这是花中之王,只有皇后能使用 ©《如懿传》放到今天,这些事件的严重程度自然是很难理解。但当时的背景下,“不在服装上犯错”的确是后宫女性得以安生的必要条件。
爱新觉罗·弘历与乌拉那拉·如懿 ©《如懿传》等级制度森严、设计风格独特、工艺登峰造极的清代宫廷服装往往被认为是我国服饰文化的顶峰。
在紫禁城里,级别最高的衣服是礼服(如上图),即参加朝会、祭祀等重大场合时使用的服装。皇帝的礼服分为朝服和祭服两种,后妃的朝服即为礼服。
上面甄嬛穿错的吉服则是用于重大吉庆节日、筵宴,以及祭祀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
据清朝史料记载:一件朝服的制作需要经过画师绘制大小图样,皇帝御览,送发(江宁/苏州/杭州)织造局织出匹料,裁作、绣作、衣作及陆路回京等数道繁复的步骤——整个过程耗时约两年。
不在服装上犯错有多难?
拿后妃朝服举例,一套完整的造型由衣服(朝袍、朝褂、朝裙)与配件(朝冠、金约、珥、领约、朝珠、彩帨、朝靴)共十项构成:
皇太后、皇后礼服图 ©乾隆二十四年《皇朝礼器图式》除了图案、花样不能用错,面料颜色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后妃按位份高低分别有专属的颜色,充分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
明黄色:皇太后、皇后、皇贵妃
明黄是清代皇家专用的颜色,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才可穿用,他人决不可僭越。下面三位皇后的画像中,朝褂上的刺绣和里面的朝袍都使用了大面积的明黄:
杏黄色:皇太子妃
金黄色:贵妃、妃
香色:嫔、皇子福晋、亲王福晋等
蓝色、石青:皇孙福晋、贝勒夫人等
蓝色是清朝服饰中使用范围较广的颜色,其中以石青最为常用。石青蕴含着博大、旺盛的生命力,象征着坚强、古朴与庄重。
或许有人会疑问:这种奢华、繁复的风格,对穿着现代服饰的我们有什么参考价值吗?
在我看来,应该是艺术审美与色彩搭配理念吧。与瞬息万变的时尚潮流有所不同,清代宫廷服饰的意义远远高于服装本身,是艺术品。艺术的美是不因时间递进而潮起潮落的。
然而审美又很难用语言、用逻辑去解释。比如下面两张图的对比:
入宫前参加选秀的甄嬛一身粉蓝色的装扮略显平淡和小家子气,若不是饱读诗书、口才过人,在一众秀女中并不算很突出;而右图熹贵妃这身金黄色打底的造型散发出来的魅力,却是压倒性的。
为何在这么多颜色中,皇帝、后妃所用的颜色最为贵气大方,最能凸显他们的身份地位呢?
究其根本,清代宫廷服饰的色彩观念是深受我国古代“阴阳五行说”影响的:
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是支配宇宙盛衰循环的力量,分别对应白、青、黑、红、黄五种颜色。其中土(黄色)在中央,象征政权和国土,因此地位最高。《周易·坤卦》中就有“黄裳元吉”的说法,意为“穿黄色下衣是吉祥的”。
这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其它颜色则是在此基础上调配出来的“间色”。
由此可见,这些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的思想和美学,在今天当然是有参考价值的。
唯一的区别是:它们在清代宫廷中被用作尊卑的象征与阶级的束缚,如今却可以是自由思想的表达与个性魅力的释放。
你是以什么标准来挑选服装颜色的呢?最喜欢哪个颜色?影视作品中,还有什么与衣服相关的剧情是令你印象深刻的吗?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与小编互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