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没有什么比一套好理论更有用的了。 ——库尔特·勒温
表达的逻辑——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方法
口头沟通能力——培训讲课能力、演讲能力以及交谈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对思想的定义: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
不用金字塔结构进行表达的弊端:
-
造成理解错位:
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如果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
增加理解难度:
读者的思维,一部分用于识别和解读读到的词语,一部分用于找出思想之间的关系,一部分用于理解表述思想的含义。
如何构建金字塔
金字塔结构的写法
-
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对于逻辑性的逻辑的疑问并及时解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
横向的归纳推理(有共同点)以及演绎推理(第二个思想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位于进行阐述,第三个思想由前两个思想推理而来)
-
讲故事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开场白):背景-冲突-疑问-解答
心得一:序言的重要性——吸引注意力,协助读(听)者专注,管理读(听)者的认知
心得二:训练skil——1 问问自己,为了使读者充分理解你的主题思想,结论,并且愿意了解你得出该结论的思路,读者必须了解哪些信息呢?2 观察自己的注意力分配以及认知过程)
-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注意对读者的定位和了解),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心理学角度:在接受观点之前,获得认同的技巧。)然后作者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
- 用讲故事的形式(制造特定时间和空间,制造强烈吸引力,考虑故事的熟悉度);介绍读者熟悉的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整理思路,帮助读/听者专注);然后针对疑问给出答案。
- 冲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发读者疑问。
-
序言的结构:
标准式: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
开门见山式:背景-冲突-答案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
解决方案即关键句要点:不仅要回答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关键要点是完整的思想,完整的句子;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有引言,按照全文的序言相似(但简单得多)的背景-冲突-疑问结构逐个引出;第一个关键句要点的引言,你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这一主题为什么与全文的主题相关,其他关键句要点引言,是向读者说明将要讨论的主题与前面已经讨论的主题相关。
- 序言的四种常见模式
其一,帮助读者整理自己脑中混乱的信息,专注于文章内容。其二,能够使你在向他们表述可能不同意的观点之前,先向他们传递一些他们会认可的信息。
- 冲突:必须引起读者的疑问,“接下来会怎么样”
- 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注意力,将读者的思维带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 不要说多余的话引起多余的疑问。
训练: - 阅读李叫兽文章当中的序言部分,分析他是怎样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的,分析至少一篇微信
- 做每一件事情也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分析,整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变得更加专注,列表只是一小部分。
构建框架组织思想
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步骤
- 提出主题思想
- 设想受众主要疑问
-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 用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方法来处理纵向关系
- 对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法构建金字塔步骤——为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重新组织顺序
- 列出你想要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从行动性观点入手
-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关系,横向的逻辑关系,纵向的疑问-冲突-解答关系
- 得出结论,将内容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组织
演绎推理以及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 演绎推理是对推理过程的概括,重点是在演绎推理过程的最后一步,即由“因此”引出的结论。
- 演绎推理的步骤
- 世界上已经存在某种情况
2.世界上同时存在相关的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者谓语,则说明这两种情况相关 (对第一步进行评述,并导出一个结论)
3.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隐含的意义。
- 常见形式
- 出现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 解决问题的方案
- 演绎推理过程繁琐,建议在尊重读者的期望前提下,尽量使用在金字塔结构较低的层次上。
- 演绎推理注意:演绎过程不要超过4个,推导出的结论不要超过两个
归纳推理
- 归纳推理是将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 归纳推理的步骤: 1.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名词 2. 自下而上推理,进行检验,准确识别并提出改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