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二元论》
Dear Charlie:
我写故我在……T^T
先来解释下,我为什么要改笔名。之前用的“李俞”这个笔名是我以两位导师——李开复和俞敏洪的姓氏组合而成的。因为,在警院那段成长期(迷茫期)时,是李开复老师的《做最好的自己》之书和他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加上俞敏洪老师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和一系列在名校的演讲,指引和激励我前进,不断地的突破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在自己的青年期过度到成年期时,能有这两位导师的指引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很幸福的事情。感恩我的生命有你们的出现。
而这次把“李俞”改为“Charlie”,也是符合我的核心追求点。来武夷学院之时,我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能量不足,还需要提升。而从阅读《富兰克林传》到《穷查理宝典》,让我兴奋的是,我找到了自己在二十几岁成熟初期的精神导师,能结识这两位高人,首先要感谢我的另一位老师罗振宇(罗胖),是他在节目解读推荐阅读《富兰克林传》,才让我有机会结识富兰克林导师。
而最近阅读《穷查理宝典》后,发现Charlie Munger既然是深受前辈富兰克林的影响,这点跟我不谋而合。而且,Charlie是前辈的迭代版,更贴近现在的生活,他身上有更多值得我借鉴的优秀品质。我也励志要做他们两个综合体的迭代版,也许这个目标需要我用一生去践行,但我会坚持去做下去的。我相信我会汲取他俩的优秀品德,并发扬光大,做个有影响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者。
前两天,在图书馆借了《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林欣浩/著,当我看到了作者分析了“二元论思想”,灵机一动,把这个概念迁移到了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关于写作,我们该如何写?
从“二元论”的概念出发,写作可分为,与内心交流(内在精神)和与外在分享(外界感官)。个人日记本质上是属于前者,而当下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和简书之类属于后者。
而此前,我的写作基本是以个人日记形式为题材的,因为我更喜欢和享受通过写日记来与内心的本我交流。而最近要转到写公众号的文章,突然觉得心理有一个槛,但此前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到今天看到“二元论”这一概念,让我联想到写作也是有内外之分的。
在解决了我一个困惑点后,也让我想起了Charlie说过的,要建立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很多困惑点也许在某个领域无法寻找到答案,但把其他领域的知识换位思考应用到该领域也许问题就得以解决了。所以,Charlie在自传中,大力提倡人们要建立多元化的思维模型,此乃受益终生。
我习惯了写日记,因为通过它,我与内心交流,能更加了解本我。在成长的每个阶段,本我(潜意识)都会随之改变的。所以,你需要不断地去和它交流,你才会获得更多的资讯,才能更好的认知自己,从而利用自身的优点及结合兴趣点去寻找自己热爱的事业,并投身其中。享受事业成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
公众号文章主要是对外输出干货,分享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感。对于写这类的文章,要明白写出来是要给什么群体的人阅读,要先清楚自己分享目的,那样写此类的文章才会有效性。否则,你分享了,没人看,也就失去了分享的价值。所以,这公文要先确定受众群体,再提笔成文。
日记是每天都要写的,而公文不一定每天都要些,有时,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要明白写作的目标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把干货与他人分享。所以,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多条条框框,那样会限定写作的发散性。深度思考,顺心而写,方可成文。
最后,分享下最近我“坚持”每天学习儒学的感悟,对于初入学习国学的人来说,我用了一种比较“笨拙”的方法。每天啃一点点儒学思想,看不懂的,先记录下来,通过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重复阅读,反复思考,积累知识量,相信后期会有一个质的突变。
很多知识我们会持有恐以去触碰的感觉,因为觉得太难了,而收到那种恐惧感的压迫,会觉得难以学习。而我选择的切入点是先用“笨拙”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积累一定的知识量后,我对这个领域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就可引入思辨的思维去辩证一个问题。学习国学之类比较难啃的领域,前期,一定不能心急,要静下心来,通过精读,用逐个击破法来读透它。
学习国学只是一个切入点,前期通过学习国学积累知识量,后期会扩大对国学的阅读领域。再结合阅读西方的哲学,通过中西方文化(哲学)的融会贯通,汲取两者的精髓,从而建立起哲学思维模型。这才是学习的本质目标。
人的差别往往不是在于物质和财富上的差别,而在于精神和思维层面的差异。你的思维层级能达到什么层次,决定了你未来的发展高度。你的思维深度将决定了你分析问题深度。所以,不断地去构建多元化思维模型和升级思维操作系统是每个优秀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应树立终身的学习价值观。通过学习,提升和充实自己的人生。
之后,每周假日固定推送一篇长文。平日,不定期推送,有好的干货就与大家分享,分享是一种美德,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