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绿萝#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成长励志

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应该将“浪”进行到底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282人  江绿萝
大萌

01

在大部分人眼里,“浪”是一个贬义词,浪荡,又或者被自嘲为“贪玩”。

大萌就是这么一个浪的人,他有备而来,来给平淡生活带来些许斑斓色彩。

这个笑起来人畜无害的大男生不仅当过支教老师,还曾在二十八天里徒搭于广袤无垠的西藏,穿越在神秘色彩的鳌太,行走于美丽的大西北这片炙热的土地上……

他一路走,一路拍。照片没有光鲜亮丽的精致面孔,也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尽是日常的生活,朴素的笑容,还有布满皱纹的面孔……

有的人会认为他不务正业,家底殷实。当然,我在羡慕之余也曾质疑过大萌,你这种走南闯北、环游大地的人难道没有收入、一路穷游吗?

浪是浪了,但不代表着坐吃山空。除了摄影师之外,大萌还是旅行体验官、民宿体验官、自由撰稿人。他的一篇文章、一堂课、一张照片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他喜欢摄影。在大学的时候,为了买单反做了好几份兼职;他曾经为了培养自己的视角,坚持每日一拍整整一年。

对,你看他虽然浪,但是他努力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成核心技能,努力用浪来的成果赚钱,然后努力将浪进行到底……

2

其实大萌比我大不了几岁,而我却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当个乖乖女。

我20岁的时候,正在上大二,除了日常上课就是考证自习。生活看似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过的无比充实。但,除了学习,我还干了什么呢?除了奖学金、资格证书,我还收获了什么呢?

读书固然好,但是经历的越多,才越能抵抗风险,越能驾驭生活。

王尔德说:“我不赞成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人要么有趣,要么乏味。”想必,我是乏味的。日子过于四平八稳,就会慢慢对生活失去热情,按步就班,得过且过,没有追求。

每次填表格,在“特长”那一栏,总是很尴尬,不知道该填什么。特会学习?特会读书???爱好可以很多,但特长却没有几个。闲置的吉他已积满灰尘,而我还弹不出一首《小星星》。

想起蔡康永的那段经典:“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这是因难而懒,比这更可怕的是安于现状而止步不前。这样,就会觉得搭车方便而不去学车,觉得用不到英文而不去学。

说到底,还是浪的少。

3

在北京上学的闺蜜佳音,和我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俩就像七月和安生一样,一个静如处子,一个动若脱兔。

她羡慕高晓松古通今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于是自己在图书馆陆陆续续借阅了好几百本书。在北京各种看展,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审美都提升了几个lever。平时空9闲的时候,便和朋友一起去喝酒、唱歌、蹦迪、满北京城的转悠。

佳音是个喜欢浪荡的小太妹,但她对自己的所做所行心知肚明,并且乐此不疲。

爱浪、会浪,是她的宗旨。

佳音常常说我,就算横冲直撞使劲浪,摔的难看败的惨,但这对于二十几岁的我们而言,又有什么过错呢?

过了这个年纪,往后就是责任和担当,甚至是漫长的纠结和绝望。

4

受佳音的影响,我也开始慢慢浪。

我所理解的浪,不是张牙舞爪似的放荡不羁爱自由,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去看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风景,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我拉着佳音,一起捣鼓手绘,一起计划穷游,干着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事情。她觉得我文笔好,就鼓励我多写多投稿。赚的稿费花在那些好看的衣物上,用来不断探索自己的风格。后来我折腾去新东方实习,赚到钱以后又去看演唱会,去参加城市环跑……

佳音这种“浪”的理念改变了我的生活,既四野八荒的浪,又专注某一项并且不断努力。

像我这种平凡的大学生,常常因为贫穷而过的拮据。但是钱不是省出来的,要以浪的动力努力赚钱,然后使劲浪再继续赚钱。

5

趁着年轻,将“浪”进行到底。

浪过之后,去过的地方越多,越知道自己想回什么地方去。见过的人越多,越知道自己真正想待在什么人身边。留下来的和想要抵达的,最后都能明了。

终其一生,成为迷人又丰富的某某。


作者:江绿萝,照片:有备而来的路人甲
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应该将“浪”进行到底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在右下角点个喜欢吧,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