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

2017-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淮水东边

    每个人都爱美,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懂得美。想起年幼时,总是有一种声音说“心灵美才是真的美”,还总是有一些外表美丽心灵丑恶与外表丑陋心灵美丽的对比故事。现在认真回想,其实我并不赞同这种教育与故事,虽然是为了教育大家不要只看表面,但刻意贬低外表的美也并不是合适的作法。毕竟,心灵美我们要通过更多的交往与观察才能判断,而外表美是大家眼睛就能直接看出来的,相对来说,谁不愿意看到更美的外表呢?

    我不想讨论心灵美、内涵美,读《美的历程》,出于我只是想对视觉上的美做些学习。最直接的美,就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穿衣打扮上。其实我一直是比较怀疑自己的审美观,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家人太注重于我的学习,在打扮上反而刻意低调朴素,另一方面也许也和父母的审美观遗传比较有关。我的父母过去都是教师,打扮偏严肃、正式,对我这之后的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规矩的裁剪、暗淡的颜色、不见配饰,在我成年后,这种风格体现在年轻人身上,更多地打上了另一个标签,就是“老气”。有一段时间,我十分困扰于这种局限,但是走出自己的安全区实在太需要勇气,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以前一直觉得,审美就是天生的,基本就辈子注定了。到和君后,五花八门的书目、学习,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美也是可以培养的。特意挑了些时装杂志、时尚节目来看,然后又开始困惑了,T台上的那些真的是美的吗?为什么我觉得有些很怪呢?终于还是释然,这些也许更多的是时髦,是一时的美,但不是永恒的美。美也会随着时代变迁,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大众的美也是会有变化的。不管怎样,对美的追求,是我阅读《美的历程》这本书的初衷,尽管它其实并不是教我们如何穿衣打扮的。

    《美的历程》这本书早在1981年就出版了,几十年过去,仍经久不衰,冯友兰评价这本书是“一部中国的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在此简单梳理下本书描绘的不同时代的美的变迁。

    首先是远古时代,不要以为远古人不懂美,有证据证明他们也是爱美的。山顶洞人的贝壳兽骨项链,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人首蛇身壶等,都体现了原始人的审美。这时候的审美艺术,包含了原始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巫术礼仪,即远古图腾活动。包括东方古老的龙飞凤舞,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两面辉煌的图腾旗帜。

    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社慢慢解体,早期宗法制逐渐形成,原始的全民性的巫术礼仪被专职巫师垄断,变成社会统治的等级法规,这时期开始了具有学生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这时期,社会的统治者与贵族们,通过神秘诡异的巫术,提出理想,预卜未来,编造幻想,巩固统治。例如饕餮纹,这种兽面纹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而是想象的某种东西,人们用一种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来表达敬畏和祈求护佑。

    之后汉字出现,汉字一开始具有一定的绘画性,比如甲骨文。这种象形的图画逐渐演变成抽象的线条,这种净化了的线条,不是一般的程式化的无生命的形式美,而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力的书法美,是真正的“有意味的形式”,每一个字都富有变化、个性。

    到了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巨变,早期守法制解体,地域国家制形成。如火热烈烈的野蛮时代已成过去,理性分析的时代风貌日渐蔓延,审美艺术从巫术宗教中逐渐分离解放,这反映在青铜器的变化上。郭沫若把青铜器的演化分为四期:1、滥觞期,青铜初兴,粗制草创。2、勃古期,是青铜艺术的成熟期,最具有审美价值,器型沉雄,纹饰狞厉,刻镂精美。3、开放期,这时期早期宗法制走向衰亡,巫术宗教传统正在褪色,怀疑论、无神论在春秋蔓延,赋予时代精神的青铜饕餮地位降低。4、新式期,分为堕落式与精进式,前者渐趋简陋,反映了巫术宗教观念的衰落;后者轻灵多巧,代表着写实自由。

    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更改主义作为时代思潮,最终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此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占据中心地位,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则作为对立补充。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重构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制度,其《乐记》也成为古代最早的美学文献。《乐记》作为中国美学,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塑造作用。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补充,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趣味上也起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艺术审美的特点是强调情感的反悔,并且这种抒发受到理性的制约,这种特点也体现在建筑艺术上。具体表现在:1、神人同在的一个世界,代表是宫殿宗庙建筑,“左宗右社”,即王城的左边是祭祀祖宗的太庙,右边是祭祀天地的社稷坛。2、实用理性的平面纵深,重在使人感到渺小恐惧。3、对称美,讲求的是方正整齐、气势雄伟。4、飞檐,重视线的艺术,使整个沉重的建筑有了飞动轻快的感觉。5、宝塔与城墙,厚实直立而雄伟高大,是中国特有的端正宏大美。6、雕梁画栋。7、园林艺术,它是另一种审美趣味,错落有致、自然幽深。

    汉代艺术,创造了一个神化与历史、人与兽并存的琳琅满目的世界,表现有神化故事、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汉代艺术与后代相比,显得幼稚粗糙,但富有灵气。

    魏晋时期是继先秦后的第二次社会形态的重大变化期,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正式开始。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两汉经学为魏晋玄学所取代。魏晋古诗,魏晋文章,魏晋绘画,魏晋的书法,魏晋风度飘逸绝伦。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而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经历了南北朝的长期动乱分裂后,迎来了隋唐的统一稳定,这一变化也表现在艺术领域。如果说南北朝的壁画是通过悲惨、牺牲来寻求心灵的超脱,那么唐朝的壁画则是通过对欢乐幸福的幻想来获得心灵的满足。从中唐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直到北宋才算完成。壁画也开始世俗化、现实化,装饰意味日益浓重。如果说南北朝佛像以理想胜,宋以现实胜,唐则以两者结合胜。它们的美不同,各有千秋,今人也各有所好。

    到盛唐时代,科举制度确立,各级政权向下层人士开放,不再被门阀氏族垄断。“学而优则仕”,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到来。盛唐的诗歌、书法、音乐、舞蹈,诗书礼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热烈奔放、绚丽多彩的盛唐气象。

    如果说秦汉艺术是征服世界的反映,魏晋六朝的艺术是风神思辨的反映,盛唐艺术是意气功业的反映,那么中唐至宋的艺术是心境意绪的反映。花间体、北宋词,除了家国天下,还有儿女情长;除了意气风发,还有消沉颓废;除了慷慨雄壮,还有感伤忧郁。

    宋元时代,山水画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时代的代表,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迹。绘画题材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偶然的,与社会变化、审美趣味不无关系。理想化、牧歌化的山水田园生活,是世俗地主阶级出身的文人士大夫的退避之地、精神寄托,也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发达,才显示出乡野生活的可贵。元画和宋画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宋画是无我之境,那么元画则是有我之境。这种有我之境发展到明清,便形成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洪流。

    明清文艺为现代大部分读者所熟悉,它是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艺,主要描绘的是世态人情。这个时期一个流行突出的主题便是男女情爱,妇女不再是男人的玩物附属品,而具有了人的地位,自愿、平等的男女情爱得到提倡歌颂。如果说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市民文艺是现实主义,那么在传统文艺中,反抗伪古典主义的思潮便是浪漫主义。

    本书出版于80年代,对于20世纪的艺术发展历史并未分解,走马观花匆匆浏览过中国古典文艺的历程,也能看出艺术的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对于我们来说,即继承了中国古人历史积淀,也因为国家的强大而积累出当代的自信。学习美的历程,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思考现实、预见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