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灵魂的土壤
今天是国庆假期第六天,继续以完成日更打卡的方式来度过休闲的一天。可能会有人问这样做有意思吗?这样的问题搁到以前,我可能还会有些犹豫,可能会有坐不住的情况出现。现在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要求和期盼,所以,才不愿意把时间消耗在散漫的休闲时光中。毕竟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中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需要有聚焦学习的能力。
想要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练习写作是最好的方式,在经历了四年多的练习,逐渐的养成了一个写作与思考的习惯,正是有了这样的习惯,才会有时间总是不够用的感触。对于今天的我来说,假期中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自然就是用读书与思考为自己充电,在思考中尝试着把那些想法转换成文字,从转换的过程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知识。
今天想谈的主题是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主题的来源是对吴军老师讲的课中内容中的一点反思,课程内容概要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能做些什么事情。主人公是张纯如女士,她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了《南京大屠杀》的创作,让西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了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张纯如女士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被那些血腥和残暴的场景深深的触动,乃至于患上了抑郁症,当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关注,也引来了一些有军国主义思想人们的威吓。从张纯如女士短暂的一生中感觉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不仅对张纯如女士的壮举感到震撼,还有她的遭遇感觉到震撼。由此让我的内心涌现出很多的想法,却一时找不到从那里开始。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张纯如写出来的《南京大屠杀》这一本书,西方世界的人们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罪行,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的在他们的记忆中抹去,正是有了类似于张纯如这样的伸张正义的人,才使得人类世界多了一些善良的温暖之光。
某些方面来看,历史的惨痛教训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仇恨,更多的是从那些惨重的事件中汲取应该有的教训,并且让后来的人们以此为鉴,尽量的避免相似的事情发生。但是,现实生活中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有人在寻找真相的同时,也会有人极力的掩饰真相。
虽然说正义从来都不会缺席,但是在等待正义到来之前的焦灼,却总是会有一些善良的人被邪恶伤害到。阳光之下没有新鲜事,倘若人们能够把语言种植在灵魂之上,那么,在灵魂的滋养中,语言也会变得阳光而又温暖,在这样的载体上,人的思想也会向着健康的方向生长。
某个层面上来看,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做出一些推动于人类文明的事情,这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丰富详实的语言可以帮助人们看到更多的光明。反过来看,任何时候的正义都会受到相应的阻力,正义与邪恶始终是相对立的。虽然说正义是人们倡导的,但是,在答案没有揭晓之前,谁又能给出正确的判断?
在现实世界,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多的是处于灰色的状态,在人性复杂的加持下,更多人的灵魂很有可能会在利益的天平面前发生倾斜。有时候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冷漠无情。现在来看,很大的概率是人们的灵魂被世俗的灰尘蒙蔽,人的灵魂一旦被某些事物蒙蔽,就会变得冷漠而自私。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同样的,语言是唯一能够保存灵魂本质的方式,语言的匮乏直接导致的是思维上的僵化,没有丰富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人,是很难意识到灵魂的存在。某个角度来看,一个不知道灵魂为何物的人,又怎么可能为了灵魂的平静做到对内心信仰的追随,更不用说做自己的人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