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灵
天地同根,万物同宗。东南亚很多地方人喜欢吃猴脑,其实要论药用价值,鸟的脑子可比猴子高多了。先讲个鸟的故事吧。
一千多年前,有位富家千金得了个怪病,每天不停地干呕。请了很多医生也查不出原因。眼见她日渐虚弱,家人焦虑万分。后来家里来了一位术士。术士对他们说,此病要治也不难——每天一个新鲜温热的鸟脑,连吃三月即可根除。家人连捉带买,很快就弄来了上百只小鸟,关到一个大笼子里等着做药。只是当夜,小姐就偷偷去把它们都放飞了。她爹知道后十分气恼,责骂她任性胡闹!她便说众生有灵,不认为自己的命高贵于鸟。所以宁可呕血身亡,也不会杀鸟食脑。数日之后小姐果然呕血死了,家人痛惜之余将她安葬…只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墓中所葬不过一只鞋而已。这位小姐姐已蜕变重生,作了鸟儿们的守护灵。
顺便说句题外话,世人皆憎见鸦啼而喜闻鹊噪。其实以鸟鸣判预兆,不看种类,要分几声。
再谈个狐狸的故事吧。四百年前,有个农夫上山砍柴。偶遇一老妪坐在山崖边,边哭边笑喃喃自语。未及多问,她忽然起身跳落悬崖。农夫惊骇不已,探头向下张望。天空中忽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蓝光凌空劈下,将尸首烧成黑炭…
古时候小妖炼形,头上要顶块人的头盖骨,嫌麻烦的就戴个骷髅。有只小银狐,某天夜里正安静专心地拜月。不料有个路人经过发现,一箭就将它射死了。母狐已有千年道行,悲愤之下便将那人吃了...于是就有了上面一幕。
榆树念旧,橡树记仇,毕加索当年也不过是只黑猩猩。千年古树英华内敛便可聚而成形,何况飞禽走兽?低等生命转化为人之后,就开始有自我意识。事情发生了变化,灵魂也将进入新的旅程。只是兽怕砍头树怕刨根,魑魅魍魉最怕龙吟。一般它们都很少主动害人,除非有人打开闸门。
素食主义者也要除草,动物保护者也会拍死蚊子。离人类越远的物种,人类伤害起来也就越没有负担和愧疚感。很多人喜欢买鱼来放生,可那对于水中的蠕虫可算公平?呵呵。其实无论一头斑马或一只蝴蝶,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诞生和成长过程才来到世上。如果只是因为无聊或恶意而杀死,就等于掐断了这根正常的生长线,它们剩余的生命能量势必要倒卷,在你这里找补回来~这就是教义经文戒杀的根本原因。但若真是为了自保或求生,只要你觉得损失与报应相比更大——杀也无妨。比如橱柜里的蟑螂,呵呵。
以前,人们也杀生。但骑手骑马也爱惜马,猎人猎熊也尊重熊。人兽之间保持距离、尊重和平衡。迫不得已伤害的,也要尽量把它的痛苦减到最小。宰杀之前都会跟它们说几句,血腥味里还混杂着一些亲密…
麻木,源于远离真实。现在超市里的肉块干净切好包着保鲜膜,只需轻轻拿起放进购物篮中即可。所谓无肉不欢,因为不是自己饲养的。钟爱皮草,因为没听见它们被大棒子抡死时的嚎叫。正如崇尚战争的年轻人,多半只是没经历过恐怖的血腥。
当年达摩一苇渡江,后世奉之为神,殊不知,送他那支芦苇的江边老妇才是。人与人之间只要信任,就有风险。相信会得到别人保护的人,也会忠诚的去保护别人。而始终不敢信任他人者,自己也难堪信任。所思即所见,所以敢于信任别人的,才算自信之人。
放慢呼吸集中力量。以哀伤对哀伤,以凄凉对凄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水波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