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就很难真正持续做好一件事

1 持续早起的真正意义
今天是我持续5点早起的第620天。利用早起时间再次思考持续早起的意义,让我发现在持续早起背后有着一个特别重要的点,那就是持续早起是在用小而美的思维,通过不断迭代精进,进而以“慢功夫”来收获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注意,是小而美和迭代精进,否则看似简单的早起,很容易被看作是起床时间上的单纯提前和行动上的简单重复。
真正的早起,是把早起这段精力旺盛的时间,花在持续思考,用心观察反思每日的行动上,进而在新的一天落地实践,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为“三省吾身”预留出时间和空间,进而以此做到持续优化,完善自己,如此也正是小坚持大收获的真正核心所在。
2 变化的时代哪里有真正的安稳和确定
早起的持续,如果缺少了思考和自我觉察,就很容易落入简单重复的圈套。为什么呢,因为人性的特点就是趋利避害,而简单重复不费脑子,在人性看来就是有利的一面,所以人性会倾向于不费脑子,会趋向于简单重复。
同样,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趋之若鹜地追求安稳确定的原因所在。然而变化的时代哪里又有真正的安稳和确定呢。要知道,不持续成长就是坐以待毙。鸟儿之所以站在枝头,不是因为相信树枝坚固,而是知道自己有双翅膀。
在一项行为逐渐成为习惯之后,人性本身就会自然趋向于稳定,趋向于不费力气,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种说法,刻意的学习和练习都是逆着人性的。同样也有了这样一句话,有些人工作经验十年,他不是持续提升了十年,而是第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九年而已。
3 累或者厌烦都是身体在给我发信号
工作简单重复,会让我们感觉厌烦,会想要换工作。同样一项行动在落入简单重复之后,也会让我们厌烦或是感觉累,此时我们就有可能开始质疑行动本身的意义。
其实感到厌烦或是累,正是身体在给我们发信号,告诉我们该做出调整了。而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在简单一味质疑而缺少深入思考上,就会把问题简单归因于行动本身,而不是自己的态度和认识上。
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就会选择放弃。更可悲的是,这种情况下的放弃,我们往往会很容易给自己找出一堆自欺欺人的理由。我想这也是很多人没能通过坚持养成一项好习惯的关键原因所在。
反观一下自己,虽然我一直在践行持续早起,但那颗思考精进优化的心,有时候也会因为状态或心情不佳,而落入简单的重复,进而对行动本身感到迷惘,但庆幸的是,通过与伙伴的互动以及向老师的学习,在我放弃之前,及时将自己拉了回来。同样这篇思考心得也正是源于老师的启发,才让我有了在早起的时候思考早起的行动。
4 行动本身一定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的思维和认知
今天是我坚持日更输出的第265天,在坚持日更的路上,我也看过不少关于他人日更的心得文章。在现在的我看来,那些没能坚持日更的朋友其实和没有养成真正早起习惯的人一样,都是在简单重复的行动中感到了“枯燥和乏味”,进而厌烦和累。在这个时候,他们普遍是没有及时往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上找原因,而是把“痛苦的体验”归因于行动本身,于是开始为放弃找各种理由,最终一项好习惯破产。
或许所有曾经尝试过日更写作的人都会说“不要为了写而写”,但同样是这句话,持续践行日更写作的人,会把这句话当作是提醒自己主动反思的警句,然而同样是这句话,选择放弃日更的人,却会拿这句话当作自己放弃的理由。他们说写作是为了快乐,现在写作让我感觉不到快乐,而且让我难受了,那何必要勉强自己去坚持呢,我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于是就没有然后了。这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啊,这完全是放纵自己的内心。
坚持的路上,让我们感觉难受的一定不是行动本身,而是我们的思维和认识,是我们没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行动,是我们所求的太多太快。有一句话,给我触动特别大,每次想来都会给我带来一股警醒的力量。“我们总是高估努力一个月或是持续半年取得的收益,却总是低估持续5年或十年而获得的结果。”
话说我说这句话,绝对不是站在所谓的制高点批评那些没有持续践行的朋友,我更多是提醒自己要更好地践行和思考。要知道,我们永远喊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们却可以,也完成有能力喊醒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