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镇怪事(二):奶奶“割肉”驱赶妈妈的魔怔
在咏楠的记忆中,妈妈从未对他说过一句话,他一度以为妈妈是哑巴,直到多年后的那天,他才明白了。
那天是年三十,若在平时,奶奶肯定不会同意妈妈出来逛街的,她总是害怕妈妈会偷偷跑掉。但快过年了,一家人出来置办点年货,热热闹闹和和气气的,心里也舒服些。可万万没想到,这一出来,还真出了事。
妈妈在一个糖饼铺上居然魔怔了。
几乎每个潮汕孩子脑海记忆中甜蜜之处,或多或少都有糖饼铺的痕迹。刚出炉热乎乎香喷喷的绿豆饼、花生糖、芝麻糖、椰子酥等整整齐齐地码在玻璃橱柜中,最有特色的要数“朥饼”。“朥饼”本来是中秋祭拜月神的专用糕点,但因为味道好,大家都爱吃,除了中秋,平时也相当热销。
“朥”在潮汕字典中是肥肉的意思,有时候也指凝固后的猪油。“朥饼”顾名思义离不开肥肉,传统做法对饼的皮和馅都相当讲究。皮要用猪油、面粉、白糖搅拌而成,馅要用白糖、肥肉特制而成,为了不至于太腻,还会在馅料中加入冬瓜干。近年来,为了响应“三低”(低盐、低糖、低脂肪)健康食品标准,馅料及饼皮中肥肉的含量大大降低,馅料也慢慢被红豆沙、绿豆沙、芝麻、黑豆沙等取代。
咏楠正对着朥饼垂涎三尺,幻想着吃它七七四十九块时,突然背后一阵喧嚣。转过头一开,后面的人乱成一锅粥了,还有女人刺耳的尖叫声。妈妈居然狠命地扯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俏丽的阿姨的长头发,阿姨都被妈妈掀翻跪地了,妈妈还不肯放手。阿姨身旁的叔叔火急火燎地反剪妈妈的双手,爸爸也努力将妈妈抓阿姨的手掰开。
阿姨一脸狼狈,嘴里不断嚷着“神经病”“救命呀”“快把她拉开”“我不认识她”。好久好久,她两终于被分开了。妈妈突然转过身抱住了抓她的那个叔叔,嘴里叫着“我不会再离开你了!”
叔叔愣住了,他仔细地端详着妈妈,眼里闪烁着怀疑和惊讶,却久久说不出话。
这是咏楠第一次听过妈妈完整地说一句话。虽然他从没见过这位叔叔,但妈妈看他的眼神好温柔。他突然发现妈妈的眼睛能这么好看,水灵灵的像一汪秋水、轻水拂过撩起层层涟漪。
被打的阿姨挣扎着站起身,一把扯开妈妈,将她推到在地,又怒冲冲地往前走,抬起脚想踹妈妈。可她的脚还没落下,妈妈却先挨打了。打她的人是爸爸。只见爸爸像猛兽般冲上去,双腿分开坐在妈妈身上,“啪啪”就是两巴掌,一点都不迟疑、不心疼,就像他平时喝醉酒那样犯狠。
看到妈妈被打,阿姨楞了一下。她双手叉腰开骂:“哪里来的神经病!怎么见人就打,有病要去治,别像疯狗一样见人就扑!”她越骂越激烈,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而那个叔叔却一言不发,拉着她,不断摆手说算了,时不时关切地看着妈妈。
爸爸一把将妈妈从地上拖起来,抓着她的胳膊扯着挤出人群。咏楠和奶奶妹妹们也紧紧跟着走回了家。
家里,注定是一场风暴。
爸爸把妈妈拉进房间反锁了门,咏楠他们只能在祖厅听到妈妈凄厉的叫声、爸爸愤怒的骂声,妹妹们吓得躲到了大木桌子下面,将桌腿紧紧抱在怀里,把头埋在膝盖上,瑟瑟发抖。
妈妈从此更像一架行走的干尸了,饭量也减少了,眼睛像干渴的古井、辐射着浓厚的幽怨。奶奶虽然不喜欢妈妈,但也不想孙子成了没娘的孩子,四处拜神求保佑。
小镇上有个仙姑,传说能通灵,任何人遇到任何烦心的事,她都能做法化解。奶奶也想过去找仙姑帮忙,但迟迟不敢去。因为仙姑收费贵,消灾一次起码要收一百块,上不封顶。但看着妈妈一天天消沉下去,奶奶最终狠下心还是去了。
天刚蒙蒙亮,仙姑家门口却排着长龙,都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求福消灾的。足足等了三个钟头,才轮到奶奶。仙姑听了奶奶的描述后,一言不发,眼皮低沉。等奶奶从口袋里摸出一百块,颤颤兢兢地投递到收费箱时。仙姑才起身了。
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小瓶子放在桌子上,将一个白色透明塑料袋套在瓷碗上,往袋子里倒了半碗清水,再放入两片小红花瓣,从小瓶子里拿出一颗黑色药丸,在掌心捏碎放到水里,将塑料袋提起来递给奶奶,又拿了个竹枝给奶奶,贴着她耳朵说悄悄话,奶奶小心翼翼地听着,像小鸡啄米般频频点头。
奶奶回到家后,将塑料袋里的水倒在饭碗中,把竹枝放到碗中沾水,围着房间走一圈,边走边用竹枝向角落里泼水,然后走到祖厅,站在中央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泼一下水。最后把碗里放到木桌上香炉旁边,嘴里念叨着“神明保佑”“祖先保佑”。
潮汕的神明崇拜观念很重,近年来随着教育普及和技术发展,新一代人信奉神明的并不多。但在妈妈奶奶那些辈分,神明是广大潮汕妇女心目中绝对的信仰,她们跟神明说的话,可能比跟自己丈夫说的还多。当她们遇到挫折和病痛时,神明仿佛是她们唯一能倾诉的对象。而神明无法与她们直接对话,便选中了某些有特异功能的妇女作为使者来传递旨意。这些被选中的妇女统称为仙姑,大部分是不婚不孕的,但也有人到中年突然抛夫弃子独居、声称被神明托梦召唤为使者的。
这些仙姑各有功能,有的能算命、有的能召唤死人上身、有的能消灾解难。咏楠奶奶所求的便是消灾类仙姑。一般消灾的做法就是用一碗清水,放入黑色碾碎的药丸。至于这丸子是什么成分没人说得清楚,有种说法是仙姑长期不洗澡,将身上的污垢戳下来捏造而成。
仙姑不同,往碗里放入的物品也不同。也有放庙里烧剩炉灰的、也有将老爷符烧成灰的、也有放入红花的。但无论碗里放入什么,仙姑将碗递给你时,都会额外赠送一支枝叶,用于泼水。这枝叶也不是随随便便捡个破树枝就行的,还是有很大讲究的,最佳的选择是状元竹、芙蓉、桃花这三种植物的枝干,实在不济就用普通竹枝。
用竹枝将碗里的水泼洒一遍后,有的仙姑会吩咐要用手指沾碗里剩下的水,抹在患者的嘴唇上,有的会让放置到家里神位香炉旁待自然风干。
咏楠奶奶可是下了巨大决心才去求仙姑的,花了一百块就像往身上割一大块肉一样,日日盼望着不要一片苦心如江水向东流,因此对妈妈的态度也日益好了起来。妈妈也算争气,饭量慢慢大了,脸色也没那么苍白了,可并不是因为仙姑神机妙算,而是妈妈又怀孕了。
可最终孩子还是没生下来。因为计划生育部门来人将妈妈带走了。爸爸奶奶这次并没有阻挠,毕竟多养一个孩子的负担实在太重了。
其实,计划生育政策在咏楠出生当年就严抓严打了。可爸爸奶奶觉得只有两个儿子,男丁太少了,还想着要再生两个儿子凑四个,这样才气派。于是,妈妈怀两个妹妹时像打游击一样,被奶奶带着四处躲躲藏藏。甚至都躲到距离小镇几公里的山洞里。
那个山洞,咏楠也认识。那个山峰,他经常去玩,还时不时跟小伙伴去烤番薯,直到那一次,他被吓出一身冷汗……
(第二章完,未完待续)
后记:这将是我的第一部连载长篇小说,但绝不会是最后一部。在这一部里,我将用故事的形式来呈现潮汕风土人情,缅怀这片乡土上逐渐被淡忘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