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不住的爱和忧伤20200321
早行——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中国画很有意境:天蒙蒙亮,露水初降,天上的月还在,这样的清晨,我一个人孤零零走过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好像有些孤单,又有些享受。
注释
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星斗:特指北斗星。
阑干:横斜的样子。
海外确诊人数近20万!

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过教训。
何止是从历史中,就是刚刚发生的一个月前的教训,血淋淋的,我们也看不到。

昨天是春分,好多人拍那个裤衩扯蛋,拍就拍吧!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为了拍这个也不怕人员密集了,间距也不到一米了,反正就是闲的蛋疼。

下午下班去满堂红买太谷来的豆腐干和灌肠,结果货还没到呢,说要差不多六点左右。
等我回了家,刚换了衣服坐下来,货来了!只好穿上衣服出来,店门口已经排了一长溜了。

这是我排队半个多小时的收获吧,一斤素鸡,五斤贯肠,六袋栲栳栳,一个卷卷!分属于四个人!

把食物一一分给大家,然后又和张小妞出来走了一圈,买了两袋搓鱼,明天炒着吃。
本来天色蒙蒙,说好不去渤龙湖了,但是一转头,那样美的彩霞啊,可惜来不及了!
美好的事物,能偶尔窥见一二已经足够了,不能太贪心啊!

从老家太谷公众号上看到几张老照片。
第一张是太谷县曾经的延风剧场。
这张照片据是1974年太谷召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拍的。

太谷延风剧场在人民市场继续往南,路西。
在我记忆里,延风剧场就是图片上的样子,不记得是否进过里面,不过既然是剧场,应该可以放电影表演节目什么吧?妈说单位开什么大会或租用它表演文艺节目之类的。
我不记得参加过这些,我记得就是多年后我已经参加工作了,有一次所里组织去爬凤山,回来的时候我们几个人进去看了半截子电影《泰坦尼克号》,正好看到杰克和露丝立在船头。
还有就是后来,这近十来年,延风剧场被改造成商场,卖衣服卖鞋,生意并不太好,太谷县地方小,卖东西的商场太多。
我在这里给张小妞买过好多双鞋,主要是便宜,还有一双现在还在,36码的鞋,张小妞早就不能穿了,现在妈穿着。
邻居白大姐说小时候她爸爸经常带她去延风剧场买夹肉饼,妈也说在延风剧场附近买过馒头,说那儿馒头蒸的很好。
都是过去了的事,想起来很遥远。
第二张照片如图,1935年太谷铭贤学校(就是如今山西农业大学)正在建设中的嘉桂科学楼,楼名取自宋霭玲父母的名字即宋嘉树和倪桂珍,据说这栋楼花费了12万银元。

现在这座楼还在,但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八十多年过去了,她还在那里,依然美轮美奂。

这是2012年10月我们去山西农大玩的时候照的。请看上面那张照片的左下角,那个小女孩就是张小妞。
其实太谷是个古老的城镇,关于她的老照片很多,但是真正保留下的老建筑已经不多了,能看到的更少。
不知为什么,我竟能联想到753婆婆家的那些老房子——平民老百姓想到的自然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其实房子并不算老,753最老的房子也不过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盖的吧!
我们住的那个楼房据说是75年左右盖的,三层的小楼,五个单元,一座楼也不过四五十户人家,住的差不多都是我婆婆那个年龄的人。
翻了半天相册,竟找不到一张那座楼房的照片,仅有的照了些边边角角的的几张,也是2018年回去搬家时住在婆婆家照的。
那年夏天雨水很多,到处湿漉漉的,草木茂盛,更显得一片冷冷清清。

想起来,我住在753的那几年,应该是我生命里最好的几年吧,其实周围人也差不多都是这样一个状况,就是说,即便是婆婆公公那辈人也是健健康康,充满活力的。
我生张小妞那几年正好邻居们的儿女也有好多生了孩子的,夏天老人孩子一大群,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的,现在想起来都很温馨。
也不过几年时间,小孩子都长大了,幼儿园的幼儿园,上学的上学,我们也回县城里住了,星期六日经常回来,觉得什么也没有改变,仿佛生活会一如既往,就这样走下去。

然后公公走了,婆婆老了,我们又搬来天津了,然后没两年婆婆也来天津了。
其实我也有那样的感觉,753再不是从前的753了,周围的老邻居有的去世了,有的搬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早就在外面住了,张小妞的小朋友们学业很紧,很少回来了。
我熟悉的好多家都不在那儿住了,好像还有大宝的姥爷在吧,还有小武子一家。
别说婆婆一个人不好住下去,就我现在想想都觉得心里难受,很多事情真的是物是人非,曾经不知不觉逝去的平淡幸福,如今全化作了伤感!
人生有几多心酸,好日子都是短暂而易逝的。
席慕蓉在她的诗《为什么》中问道:
我可以锁住笔 为什么
却锁不住爱和忧伤
在长长的一生里 为什么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