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3)—有个“怕”字萦绕着我

我这人很是胆小,不过不是那种怕事的“胆小”,我自认为我还是有担当的。
在我有限的生活范围之内,我的胆小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可见的是怕蛇,作为一个农村的女孩子怕蛇这个生物,是不是有点矫情,但我天生就怕,无来由的怕;不可见的是从小根深蒂固的观念形成的思想,认为冥冥中自有鬼神,尤其是人死后究竟成了什么,也是没来由的,我并没有做亏心事,可就是恐惧。
我进入职场任教的学校是一个山村,离我们村相隔七里远山路,需翻越几座山。这七里山路成了我进入职场中的最大困难。我好几次想打退堂鼓,基本就是这个由头。不过,坚持下来的我现在成了向女儿吹嘘的资本。
山里村与村之间的山路,大多都是没有人为施工出来的,这个称之为“路”的 是村民无意识地走出来的,完全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到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
这个自发走出来的路,隐藏在山与山之间的竹林丛中,曲曲折折盘旋在各个山之间,宽度也就容身一人的,路面自然是泥路,偶尔路人垫几块石头。路两旁是重重叠叠的毛竹山,山路若隐若现,穿竹林,垮溪流,借田间地头,一到下雨,泥路又湿又滑不好走。

不好走不足成为我的噩梦,毕竟我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路上我的噩梦是遇到蛇这种生物。周围轻微的一声响动,我可逃出五里之远。我知道蛇也怕我,可是又没人通知它我要过来了,请它暂时回避一下。所以我们之间互相折磨,互相树敌。仇人最好不要相见,可是我们都很无辜,我要过路上班,它的容身活命,我们没办法做到各自安好。
我做了很多努力,结伴而行最好,比如前边有人走过,我跟在后面放开了胆走。可是,山里行人很少,只有我每天都来回要过。我想到一招“投石问路”,相当于预先通知蛇生们——我要借一个道,请暂时回避!每遇草丛茂密处,我捡一块小石头投下去探路,没有 动静,知道此处安全,我才敢大胆前行。这个办法甚是有效,助我度过艰难的日子。其实,山上的蛇虫越来越少,被大量捕捉,不过我仍旧是怕的。
除此之外,更让我怕的是那种“不可见”的神秘力量,大家懂得。竹林里的小路行人稀少,特别是碰到下雨天,几乎是踪迹全无。
高海拔的地区湿润多雨,雨说下就下,如山下是阴天,那山顶必是细雨霏霏,云遮雾罩。有人说那是烟雾渺渺的的仙境,但是处在其中的我们,见怪不怪,不会有良好的心境去欣赏,带来的反而是烦恼。
雨天的早上或者放学后的傍晚,天色朦胧,我出行前须给自己做足心理建设:不做亏心事,不怕啥来着!然后在时钟的催促下,硬着头皮走出家门,走进山林间。雾气弥漫着山涧,加之两旁的毛竹低垂,能见度极其低,迎面的行人须到面前才能见到对方,但是在这样的雨天,行人更是稀少,只听见自己嚓嚓的脚步声,回荡在山林里。如若对面碰到一个行人,不亚于中了奖。这时,惊弓之鸟般的心境,听到偶尔传来不知鸟的叫声,我只得一再加快脚步,走到家里或学校,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有个插曲,学校食堂里帮我们蒸饭的奶奶,经常跟我拉家常,我也述说自己路上的苦恼,奶奶就给我壮胆,说没什么的,只管自己放心大胆走路就行了。可是,在我从这所学校调出来的最后一天,她神神秘秘地告诉了我一个实情:那条路边有一座比较新的坟墓,埋葬着一个年轻人,是意外去世的。村里人很是忌讳,有各种版本的传说。她一直替我担心着,但是不敢告诉我。幸亏我一年多来没发生什么事情,她的心才算放下了。我听得毛骨悚然,事后想起来就后怕。
这样每天来回出勤一段时间,我实在担惊受怕,我一个小姑娘,家里人也是不太放心,于是我在学校周边找了一个住所,改每周末回家。
我找到的是一间老房子,上下两层的瓦屋,空置了很久,显得有点破败。我一人也不敢住这么大的一间屋子啊,我找了一对姐妹作伴。她们是邻村来上学的走读生,妹妹才上一年级,姐姐稍大上四年级。我们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庭,我成为 了她们的临时家长,负责她们的生活起居。
一次放学后,我做好晚饭,姐妹出去玩了,我在校门口大声地喊着她们来吃饭,刚好被一位老师看见。她开玩笑:你真像一位孩子的母亲,母亲就是这样喊着孩子回家的。哈哈,说得我面红耳赤,毕竟我自己还是刚出校门的小姑娘啊。也是这段经历,我跟这家人成了朋友。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小姑娘的父母觉得不是长久之计,也租了个房子,整个家搬过来了,专心陪读了。同时也邀请我一同入住,我自然欣然答应,我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害怕了,临时家长的责任也自动卸任了。

从此,我们组成了一家人,吃住一起。那位妈妈非常热心,待我如同姐妹,在我调离后,我们还经常走动。现在想来,我那时竟然会走进一户陌生人的家里,跟人家相处融洽,要是现在,我是无论如何都融入不了别人家庭里去的。
在我离开那个学校后,我还和这家人走动,直到我们都搬迁出了大山,再也没见过了。至今我非常想念这对姐妹,不知长成什么样子了。
那个我进入职场的山村小学校,除了“怕”这个因素,是我度过的最难忘的一段时光,同事间相处非常融洽,那时学习也没啥内卷的现象,师生间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学习着!
过去的总是美好的,哪怕在当时是那么的“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