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2018-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或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05503/64f9c675ba9812f9.jpg)
还记得读书的时候,自初中起,便一直住校,每次放假回家,我妈都会买些水果给我吃,因为我也不怎么喜欢吃零食,而水果中买得最多的,就是香蕉。
其实我并不喜欢吃香蕉,只是因为香蕉吃起来方便,剥开皮就能吃,不同于其他水果,或洗、或削皮,能直接掰开的也会把手弄脏,得洗手。
因为我的懒,所以就给我妈造成一种我很喜欢吃香蕉的假象,导致后来每次都会给我买很多香蕉,直到把我吃吐。
孟子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都是通过语言、行为举止去了解另一个人。所谓观其言而察其行,看到的,都只是表象,谁又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一个人独处时的状态是最真实的,一旦身边出现了他人,哪怕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身份,这种真实就会被打破,就会自动开始了表演,根据来人的不同身份所做不同的表演,恋人、朋友、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上级、为人下属......
总之,表演的成分取决于所处的环境及对象,认识得越久,了解得越深,表演的成分也就相对较小,但却也总是在演,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独处时的状态。若再深些,达到伯牙子期那样合一的状态,也是人生一大幸事。毕竟,红颜易求,知音难觅。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每个人都只会看见他愿意看见的;每个人也只会把愿意展示的部分展示给他人看。
所以,谁又有资格给谁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