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这两天读了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我终于在书本中找到了我一直以来追寻的答案中的共鸣。
我一直坚信,作为父母长辈,要往下传递的是精神。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生命延续,是基因的延续。越是高等的动物,,除了把幼雏保护养育长大只玩,往往还是要教他们生存上必须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那么,人类更高几等,应该从身体到心灵,教会子孙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这个社会。
然观之,大多数父母养育子女时,重点总是放在衣食住行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或衣食住行,无不体贴,宠溺至极;
或衣食住行,无不管教,严苛至极;
或衣食住行,无一上心,自顾不暇;
纵观大部分父母,以上三点不同比例的糅合。
对于一个人,同样重要的思想方面,大部分放纵其野蛮生长,少部分控制欲极强。仿佛孩子只是一个特别的玩具。
并且因着孩子是有自己养育长大,便仿佛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但是需要提出的是,每一个父母,曾经也是孩子。今天的父母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他们在他们的一生当中也没有得到过正确的教导。每一个人,都曾第一次当子女,后来,第一次当父母。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从幼年到老年,我们永远需要不断的学习,世界那么大,那么宽,那么深厚,我们都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人可以有千百万种活法。
人生除了长辈以外,我们自己,也是生命最大的一个变数。我们终将会有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有自己的思想。我们也可以把自己锻造的更加完善。尽力的去摆脱除却基因印记以外,社会生活经历带给我们的那些负面影响。
那些被父母掌控过的孩子,以后长大就不要再去掌握自己的孩子;你儿时渴望的,长大以后要正确的给与你的孩子,当然,任何的事物都过犹不及。
最后,我们,除了要教育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外,其实还肩负这教育自己父母的重任。
这个世界上只有真理是永远正确的。其他的年龄、性别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