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管好小微权利——兼谈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永正看教育13)

2019-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走过枫林

        学校自2018学年以来,根据县教育局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推进校监会全面监督履职工作,以制度和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管好用好小微权利,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文化。

        《论语》中子夏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说一要循序渐进,一不要贪图小利。小微权利,有“权”和“利”,笼统的“校长不要权利”其实是履行主体责任和岗位职责的一种渎职,我的主张是“用制度管好小微之权,用道德约束小微之利”,这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应有态度,责无旁贷。

        下面我就以制度建设为例,谈谈我校清廉学校建设的相关工作。

        基于岗位的部门负责制。本着“谁管理谁落实谁负责”的理念,基本确立了基于岗位的部门负责制。我这里说的总务处、教导处、工会等部门的负责制,负责的内容不是指教育局机关布置的工作。说的是工作以外的其他小微权利,比如插班、小微采购等。我们的原则是“谁负责的谁落实,谁落实的谁负责”,其他人,包括校长书记不插手、不干预。这样,校长书记就有后续“追问追责”的权利,形成类似于“部门行政、教师监督、校长司法”的“三权分立”,确保清廉落地。

        基于团队的评优评先制。评优评先,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清气正的事件,书记一定要把好关,尤其是现在的评优评先跟职称评定、名师系列等挂钩后。今年我们的做法是把名额放到团队去,我们把老师分成三个团队:班主任团队、教师团队、中层团队,每个团队推荐一名考核优秀和一名县级优秀,汇总后全体教师民意测评,达到80%后公示上报。从结果来看,还是很理想的。

        也有学校认为,这样做的缺陷是教师人情因素太浓,容易会形成小圈子、小团伙。这里涉及到学校文化的问题。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没有合适的评优文化,那就需要通过制度和流程去培养适合的评优文化,做到孔子所说的“使知之”,然后再施行。比如出台符合校情的评优评先条件、每个团队安排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负责牵头、自荐环节可以进行个性赛绩、候选人须进行全体教师民意测评等。

        评优评先是这样,其他很多学校管理也是这样。目标和手段一确定,接下去就是想办法去做,通过制度的拟定、规则的施行、流程的规范去达成。而不是朝三暮四、朝令夕改,这样的话单个事情有可能会完成,但学校“公正、公平、正义”的文化和教师“团结、协作、友爱”的氛围就不易形成。

        基于公平的请假制度。请假,由专门的部门进行汇总,最后进行绩效考核。这是个很小的事情,同时也是小微权利,有时又不太公平。比如请假了又不准假、请假了又要这个那个理由、不请自行换课的、自行换课教导处不查处的、向教导处请了不放心还要再跟校长请假等等。今年学校出台了《深澳小学请假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允许每个教师每学期有三天假可以请,不管是病假、事假,不须理由、不用扣钱。作为学校制度进行落实。结果以上现象全部杜绝,教师们开心舒心,不用看校长或者部门的脸色,也不用纠结徘徊等。一学期下来,请假人数达到三天的一个教师都没有(除一个男教师护理假外),总请假天数下降了30%。

        谋大局者必关注小细节,关注教师平常的关注点,然后去制定适合的制度。用制度去关怀教师,教师才有可能用奉献去回报学校。

        基于考核的绩效制度。今年修改了绩效考核方案,对原来学校里“我跟你比”的方案思路改成了“我跟常模比”的思路,高段和抽测学科看常模,低段如果没有常模把共同体牵头学校——迎春小学的学科平均分“-3分”作为类似常模。这样就避免了同年级组“低位均衡还要奖励”、“普遍优秀还要批评”或者低年级组“业绩优秀却没有参照”等尴尬局面。

        方案通过后实施,目前三年级语文、数学抽测、六年级英语、语文、总分均超过常模受到奖励,其他年级还在等待中。这样的方案让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会持续推进清廉落地的。学校校监会也在努力监督绩效考核事项。

        还有比如基于人人上课的课堂改革,基于校情的中层岗位设置制度,基于减负的教师会议制度,基于抽签的教师分享发言等,都有相通之处,这里不一一赘述。所谓管理,其实就是定规则和制度,用规则和制度去管理,最后上升为学校文化和精神,这应该是管理者最高的追求和努力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