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砍名著

智真长老说鲁智深久后必成正果,正果何在?

2018-08-01  本文已影响2人  龙驹书房
(图片来自网络)

《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赵员外介绍鲁达上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做和尚,文殊院里大大小小的和尚都不赞同智真长老剃度鲁达。“只见首座与众僧自去商议道:‘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众僧道:‘知客,你去邀请客人坐地,我们与长老计较。’知客出来,请赵员外、鲁达到客馆里坐地。

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智真长老却坚持收留鲁达,给出的理由有些虚无缥缈:“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鲁智深因喝醉了酒,把五台山搅得天翻地覆。智真长老依然坚持留他,给出的理由依然虚无缥缈:“虽是如今眼下有些罗唣,后来却成得正果,……”以至于满寺僧众都不信服这个理由了:“好个没分晓的长老!”

智真长老说鲁智深久后必成正果,这个正果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通观全书,智真长老说的这个正果貌似是鲁智深跟随他的带头大哥宋江去征讨方腊,最后“遇腊而执”,活捉了方腊,可谓立下了不世奇功。

真的是这样吗?智真说的正果真的是指这一条吗?笔者分析,应该不是,不仅不是,还与活捉方腊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智真口里所说的正果指的是什么呢?

指的应该是鲁智深后来的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义举。你看他自从离开了五台山文殊院,一路走来,大闹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之后又火烧瓦罐寺,杀了恶人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不使坏人得逞。后来又大闹野猪林救了好汉林冲,不使好人遭殃。还有三山聚义打青州的时候,宋江一见鲁智深的面儿就说:“江湖上义士甚称吾师清德,今日得识慈颜,平生甚幸。”可见鲁智深在江湖上的名声和地位是不亚于这个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宋公明的。

况且宋江只是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小困难,给点零花钱、买个棺材等等,他又是不缺钱的主儿。而鲁智深做的都是见义勇为,救人性命的大事。“江湖上义士甚称吾师清德”,也可见鲁智深这样的大事没少做,正所谓,鲁智深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再者,鲁智深已然参透了佛法。可以说鲁智深很有佛缘,也有很深的慧根。第九十九回“花和尚解脱缘缠井,混江龙水灌太原城”,鲁智深堕入缘缠井,跟一个和尚有一段对话:洒家问他的出路,那和尚答道:“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洒家不省那两句,焦躁起来。那和尚笑道:“你知道这个所在么?”洒家道:“那里知道恁般鸟所在!”那和尚又笑道:“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知。”又道:“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皆生于念。是故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洒家听他这段话说得明白,望那和尚唱了个大喏。那和尚大笑道:“你一入缘缠井,难出欲迷天,我指示你的去路。”

我们听这和尚说的话都感觉摸不着头脑,分不清东西南北。而鲁智深是一军汉出身,没有什么文化水平,却能“听他这段话说得明白,望那和尚唱了个大喏”。说明鲁智深慧根极深,此时,已经参透了佛法,成了一个真正的佛。

最后,鲁智深是真性情,虽然做了和尚,虽也喝酒,也吃肉,做的却都是佛事。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而有些和尚虽然口里念着经,满肚子却想的腌臜不堪。跟这些和尚比起来,鲁智深才是真佛。所以智真长老才会对反对派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