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菜凉了,我也睡着了
有些电影,不是在电光石火的瞬间感动你,利用视觉冲击,煽情的台词或者桥段。
像《泰坦尼克号》里萝丝舍生取爱的那一跳,像《保镖》里惠特尼不顾一切地奔跑,像《假如爱有天意》里的孙艺珍追着火车泪光盈盈的那一幕,你仿佛被一种潮湿的浪头淹没,一时之间,情难自已。
它是缓缓地,内敛地,平静地,温吞地烘托出一种气氛,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处,将你的心慢慢融化。
《梁山伯与朱丽叶》就是这样的电影——最初看到名字的时候,有一丝恍然。
从前只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是不同根不同源,但是同样具有深沉的悲剧性的两段爱情故事,但是将梁山伯和朱丽叶并肩而行,生平从所未见。
起初我以为,这个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牛头不对马嘴的题目大抵是为了一味求新,博得观众眼前一亮的结果,看完电影之后,我才体会出,这个名字背后的绝望和心酸。
梁山伯没能抱得美人归,愁肠百结,哀痛病死,痴情的祝英台随之殉情,双双化作蝴蝶,这是属于东方人的浪漫缱绻想象,然而祝福是美丽的,现实却是残忍的。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违背了父母的志愿,在伦理纲常森严无比的时代,父母之命大过天,他们的爱情危在旦夕,最终在善良的人指引下,本来拥有绝处逢生的契机,然而蒙在鼓里的朱丽叶没能识破罗密欧假死的计谋,饮鸩而死,苏醒的罗密欧看到心上人冰冷僵硬的尸体,生无可恋,随之而去。
爱情是伟大的,前路是没有的,所以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仿佛唯有死亡才是真正的,最后的解脱。
他们不是从一开始就将死亡当作怀抱的,而是冷酷严厉的现实逼迫,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电影当中由吴君如扮演的朱迪,是一个因为乳腺癌而切掉了一半乳房,进而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她一个人,照顾着一个衰弱老迈的爷爷,多少苦楚,不为人知,平日里却打扮得光鲜,在酒店前台工作。
如果不追根溯源,谁也不能懂得,她心底寂寞刻骨的痛。因为身体的残缺,作为一个女人的残缺,即便有对她示好的男性,即便她也未尝没有心动,她的自卑犹豫仍旧占了上风。
电影当中由吴镇宇扮演的Jordon,是一个生活混沌,盲目不知去向,得过且过,将「无所谓啦」当作口头禅的男人——被家人孤立,无论生前,还是告别人世的时候,一个人浑浑噩噩地活着,没有工作,和一个酒肉朋友成天混日子。
落在他身上的第一个镜头,是在人海茫茫的路中央,他穿着橙色的夹克,神情茫然,彷徨落寞,他说想问问随便一个人,他们真的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吗?
不管别人知不知道,他自己是不知道的。
就是这样两个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简直称得上不幸的小人物,因为际遇相逢,并且因为一场车祸走得更近,以及后来,男人为了抵消一半借款和她一起替讨债方照顾孩子——那是整部苍凉电影里,难得温情脉脉的一页。
这一页,画的是一对平凡朴拙的男女,风风火火,磕磕绊绊地照顾一个本来和他们并无瓜葛的婴儿,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使得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过惯了独居生活的女人,习惯了浑浑噩噩的男人,突然遇到了彼此,齐心协力地做一件事情,像一对再平常不过的夫妻,照顾一个尚在襁褓里的孩子。
不知何时,一种专属于「家」的明媚光辉和幸福情调将他们萦绕,所以孩子被抱走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才会显得那么的空荡。
谁也阻止不了生老病死的轮回,就像谁也决定不了两个互相陪伴的人不知不觉平静地相爱。
她始终在心底怀着芥蒂,因为不健全的肉体,坦诚相见的那一刻,她听到的是「无所谓啦」,如果曾经有过千百次,我们因为这句话抓耳挠腮,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那一次,她的心底一定是感动的,毕竟在这个人情冷暖的世间,有一个人愿意分享你的伤口,是接近于奢侈的事情。
更多的人,大抵像那个粉饰太平,千方百计寻觅借口,把自己当作道德楷模的前夫,无法接受身旁睡着一个只有一只乳房的女人而弃暗投明。
Jordon那一句「等我回来吃饭」,在人心里激起的涟漪,远远胜过周星驰电影里那一句让无数人泪眼朦胧的「我养你啊」。
虽然不花哨,不浪漫,但是直接,体己,褪下那些浮华扭捏的姿态,直接落实到生活的维度,这才是最真的诺言。
男人说「我养你啊」,不一定真的能够做到,一方面不一定是真心实意,另一方面,他不一定有那个实力,女人也是不会信的,但是一个男人说「等我回来吃饭」,他就一定会回来,她就一定会选择相信,并且等待。
影片的最后,为了还债而身犯险境的男人被人活活打死,血流成河,但在弥留之际,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还想着快马加鞭,兴高采烈地回家,回到一个有女人的家,一个爱着他的女人的家,一个有人做了一桌菜,在痴痴等候着他的家。
在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也懂得了值得自己追求和奔赴的方向,不过是遇到一个善良的,和他一样平凡的人,平平静静地相爱,平平静静地吃饭,但是为时已晚,世事总是如此,我们往往在可能的时候延宕彷徨,却在危急关头幡然醒悟。
女人还在苦苦等待着他归去,桌上的菜渐渐凉透了,她也在想念他的时候睡着了,黎明的曙光再一次照亮周围的黑暗,但是他掌心的温度,却永远只能够停留在梦里。
对于一个曾经想过烧炭轻生的人来说,失去了唯一的一点希望,无异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电影没有直接表明,但是颓唐悲观的结局可想而知。
否则,也就与电影的标题不搭调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只能化作蝴蝶重逢,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许像卡西莫多和埃斯梅拉达一般,共同化为灰烬,彼此交融,再也分不开,梁山伯与朱丽叶,那是一个不可能,加上另一个不可能,生不对,死不起,爱不得,恨无力,悲剧色彩,一层一层渲染。
电影最后的一幕,是情景再现,朱迪买汽水,然而做出了不一样的决定,她决定打开汽水的瓶盖——一生中,总有千百次,我想过,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今时今日的你我,会不会是另一番际遇,然而尘世间,从来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相遇的人终究相遇,错过的人只能错过。这是电影,最深沉的一抹悲观主义色彩。
看完电影,我的泪水始终逗留在眼眶之中,但是却未曾滴下来,有些电影不会让你嚎啕大哭,但是却叫你的心一点一点瑟缩,一点一点憔悴干枯。
但是我始终记得,感动过我的那些细节——朱迪往Jordon袖口里放下钥匙时候的信赖,Jordon从桌上拿走钥匙时候的从容坚定,以及电影最后他渴望握紧钥匙但是力气一点一点涣散的凄惨动作。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吴君如扮演的最严肃的一个角色,从前的她,仿佛总是大大咧咧,哼哼哈哈,像一个傻里傻气的疯大姐,但是朱迪展现出来的,是一个亲切宜人,寂寞而又善良的邻家女人的形象——不施脂粉,清汤寡水,穿颜色素净的衣服,不苟言笑,但是眼光温柔,清净透亮。
随着年龄增长,一个人会得慢慢中意这样的美,不喧哗,不焦躁,平和婉约,没有侵略性,想温柔的午后阳光。
吴镇宇是当之无愧的演戏高手,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丰富有内涵,极具感染力,茶楼里他一个人面对一群人的时候,前前后后那一套表情和眼神,从无甚在意,到紧张焦虑,脖子上的血管都凸起,引人入胜,毫无抽离拖沓之感,令人暗暗赞叹。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美国,那是「人鬼情未了」,阴阳两隔又何妨,不知多浪漫缱绻,那是传奇罗曼史,是人的丰富想像,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感受到更多的,还是苦涩和悲伤。
如果你也曾彻夜等待过某个人,因为他给你如获新生般的希望,如果那个人自此再也未曾出现,如果你也做过一桌菜,而米一粒粒渐冷,你会懂得,属于朱丽叶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