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注《随园诗话》(992)
【原书卷九·四二】
同年李竹溪棠,性诚悫,而诗独清超。《感怀》云:“罢官便有闲人集,才老旋生后辈嫌。”《得家书》云:“急开翻恼缄封密,朗诵频教句读差。”其子燧年十岁时,余命属对“水仙花”,渠应声曰:“罗汉松”。平仄虽不协,而意境极佳,遂大奇之。归河间后见怀云:“韦司风味陶潜节,野鹤闲云伴此身。四海声名双管笔,六朝花柳一家春。须眉每向诗中见,函丈偏从梦里亲。此日著书深几许,瓣香心事属何人?”末二句,其自命亦不凡矣。
李竹溪,即李棠(生卒年不详),字召林,号竹溪,龙泉居士。河间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官惠州知府。工书法。有《思树轩诗稿》。
诚悫,音chéng què,意思是诚朴;真诚。唐·柳宗元《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於斯也,虑善善之过而莫之省,诚悫之道少损,故敢私言之。”明·唐寅《爱溪记》:“新安洪君伯周,俶傥诚悫士。”
句读,音jù dòu,也称为句逗,俗称‘断句’。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不仅是现行白话文中的句号与逗号的统称。句读,古时文章以行气核心,文中一口气行完,并表达出一个意思称为一句,在行完一口气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自然小停顿、间隔称之为读。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李燧(生卒年不详),字东生,号青墅,河间人。官浙江下砂头场盐课大使。有《青墅诗稿》。
河间,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市,古称河涧、瀛州。汉文帝至汉武帝年间,4次建河间国,其间时国时郡。隋至唐属河间郡或瀛州。隋炀帝大业初,以武垣县境介于沙(子牙河)、唐(古寇水)两河之间,才把武垣县改为河间县。明初,属北平行省河间府;明末,属京师。清时,河间县属直隶河间府辖。民国时,变化较多。1949年,河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改隶天津专区,改隶天津市。1961年,津、沧分后,称沧州专员公署,河间属之。1990年,河间撤县设市,由沧州地区代管。1992年,沧州地市合并,河间市由沧州市代管。
韦司风味陶潜节。意思是赞颂袁枚有韦庄的风格、味道,有陶渊明那样的节操。韦司,应指韦庄。因为韦庄官至前蜀的宰相,可称司徒,简称为司;又因其曾在江南生活多年,是花间派词人,作品风格与袁枚有相似之处,故称颂袁枚为“韦司风味”。陶潜,即陶渊明,辞官归隐,与袁枚经历相同,故赞其“陶潜节“。
函丈,音hán zhàng,亦作“函杖”,释义: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隋书·炀帝纪上》:“自时厥后,军国多虞,虽复黉宇时建,示同爱礼,函丈或陈,殆为虚器。” 宋·陆游《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2、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宋·陆游《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早亲函丈,偶窃绪馀,曾未免於乡人,乃见待以国士。”明·徐渭《答龙溪师书》:“冒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