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巧姐儿:最美风情在七夕
七夕将至,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到了,空气中似乎也充溢着浓浓的爱情的香气。街头,商家的促销大战已经拉开大幕,曾经诠释感情甜蜜的日子,曾经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就这样变得热热闹闹。
传说中,人们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所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如今,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仍然影响着都市年轻人,过七夕,成为一个传统意义极强,又兼具现代人文风尚的活动。
七夕,被视为一个浪漫的日子,是我们中国的情人节,自然要有中式特色,巧克力、玫瑰花、烛光晚餐这些舶来品,在这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日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含蓄且浪漫才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情怀。
这个特殊的日子,你可以约TA一起品香茗,在悦耳的丝竹之声中,静享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可以约TA一块远足,在不停步的旅程中,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可以约TA一起听一段故老相传的戏曲,在咿咿呀呀的颂唱中,领略中华国粹的魅力……
爱情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融合了中式元素的七夕,更有了另一重传统人文的意境,浪漫而悠远。
当各种商家、媒体以“中国的情人节”为主题来宣传和包装七夕节的时候却早已忘记了这个从银河两岸闪闪发光的两颗星,到被人们赋予了一个悲欢离合故事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七夕不仅仅代表情人节,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七夕又叫做乞巧节,本意与爱情无关,是指家里的姑娘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各种巧手技能。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的方式,最常见的是穿针引线,还有喜蛛应巧、陈列花果等种种。
如今再次走上时尚潮流的香囊,一把做工精致的木梳,作为交流的媒介,看着疏淡实则深厚的情感,都在代表着这种文化的极致。一种精致的情怀,在这种文化里沉淀,彰显着越来越浓厚的生命力。
从女孩儿的乞巧到情人间的浪漫相约,这个时代在呼唤情感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翻开七夕的来历,有对于自然的崇拜、时间的崇拜、数字的崇拜等等多种元素。
——那么,结合“巧”的丰富含义,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很多女孩儿早已突破古代的桎梏,成为各行各业的巧姐儿:有的会种花种草,不仅自己会种,而且创出很多新品种,风靡种植界;有的会弹琴唱歌,不仅懂得乐谱,唱得好歌,而且吹拉弹唱,各种乐器信手拈来;有的懂烹饪做膳,不仅做得的美食色香味俱全,而且还做出了中国的特色,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才情……
她们对才艺的追求,正是今日七夕最美的风情。
——写在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