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二十平方里(写给七十岁父亲)
父亲节又要到了,想起多天没给爸爸打电话,心里有些酸。
每次电话都是打给妈妈,就算爸爸在旁边也接的少,只等挂了电话再去问妈妈我们的情况。他年龄越大与我们姐妹的话越少了。
其实爸爸以前不是这样的。他的人生辉煌时期应该属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时候的他年轻有激情,虽然书读的不是很高,却也算村里出众的,年纪轻轻就当上村干部。
他和妈养育了我们四姐妹,家里没有男孩,更显出了他在这个家里作为男人的力量。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解除了集体制,实行分田到户,我也在那时候出生,家里活多没人带我,只能让上小学的大姐辍学。
从我几岁记事起,几乎三两天就有人来家里商量事情,我就坐在爸爸腿上听他们说些我听不懂的。以后慢慢懂了爸爸是村里书记,谁有什么事都来找他商量。因为我是最小的,爸爸也最疼我,从我长大成人都一次没打过我,有什么也最喜欢和我说。
他在村里做了十三年的书记,村里的每条河,每条路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完成,因为政绩好,和村民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好,乡政府就考虑准备把他调到乡上去工作。
我上初中那年,他已经在乡里工作了五年,期间经常要下到村里登点工作,每到一个村,那里的村民没有说不好的,以至于现在只要我碰到了以前认识他的人还是夸他好,是办实事的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心也变复杂了,对于爸爸这样只办事而不攀权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果不其然,我快初中毕业的时候,他从乡里退职了,上面给他安排在镇里的工作他不喜欢,索性回家不干了,一心当农民,这年他五十不到。
几个月后,我因为特殊原因没考高中,尽管成绩在班上属前列。这事我爸一直后悔没坚持让我读,直到以后好多年。过不久我出去打工了,他就和妈在家种地,这一种就是五年,直到我也嫁了。
村里可能是看在爸爸以前的政绩的份上,有两块地是不用交提留款的。最后他也只留了这两块地,说自己年龄慢慢大了,我们姐妹也都不在家,种不了那么多。
三叔在村里有间开小卖部的小房子,想给爸爸先经营着,他说儿子都大了,想出去闯闯。于是我爸就接了这二十多平米的小店。
五六十岁,种点地,卖着点东西,应该是算还安逸了,不然还能去哪折腾。于是爸爸安心守着店,刚开始几年村里人流量还蛮多,生意还算可以的,以后人慢慢少起来,生意就淡了许多。这种店练的就是人的耐性,为了不致自己空闲时太乏味,他订了几份报纸,把那两块地也改成了果园,他又忙起来了,不说能挣多少钱,只想让自己有事做。
有一年,我叫他去昆明过了两个月,我和老公把他带着逛了春城很多景点,他很高兴,不出去时就帮我抱抱不满一岁的女儿,乐在其中。说起旅游,他年轻时是去过北京的,是在乡里工作的时候,单位上组织的。看了毛主席,爬了长城,去了人民大会堂,那个年代能去北京旅游的,怕也没多少吧,所以我还总跟他说,你都逛过北京了,我还没去过呢。
现在我到西藏了,这里气候不好,他年纪大了,不能冒然叫他过来玩,只能作罢。他曾说过想再去一次北京,就看这两年抽空带他去玩一回吧,以了他的心愿。
小卖部现在还开着,村里只这一家,平时生意还是很淡的,只到过年的时候,外面的人都回乡了,才会好很多,直到年后又都出门。看着他一年复一年孤单的守在那,生意也不怎地,我们都劝他别开了,他说反正也干不了什么,先守着吧。
每天我妈做好饭了就叫他,我妈在自己家房子里放了几张麻将桌,时不时的有人来打几圈,有时自己也会打。
爸爸是个有耐性的人,这么多年一直守着那二十平方,收取着微薄的利润直到今天,有时候说起他以前的往事,依旧两眼放光,情绪激动,想来那也是他此生的骄傲了。可惜现在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看着那些河流堵的堵,废的废,心里怪不是滋味。好在最近两年,有政策下来开淤除堵,重洗河道,环境才又好了许多,爸爸看着也舒坦很多了。
今年在老家听爸爸说,明年不知道小卖部还开不开,我是希望他别开了,就说那就别开了吧,不赚钱的小店你还舍不得?这样你就可以到处走走看看了。
他前两年买了两千多块的书,买了个书柜,到现在还没看多少,都是名著啊,毛主席的啊,还有些别的,我在想像着他以后戴着老花镜,坐在家门口看那些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