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杂文院交流·随笔·小杂文

表演

2018-02-13  本文已影响28人  夕窗

        最近几期《读者》上,有好几篇关于表演的文章,谈论了表演与政治,表演与道德的关系,论述十分精彩。这引发了我对“表演''的思考。它到底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

         ''表演"之于社会关系确实有其必要性。"局外人"默尔索若是在母亲的葬礼上落几滴眼泪,甚至只需要行为稍微检点一点,也不会锒铛入狱,还被冠以杀人犯的罪名。通过表演能在社会上建立自己需要的外在形象,至少不被周围的人投以如视异类的目光。看惯综艺频道的朋友们会发现,一些选手在表演之余往往会加上些道身世之苦,家境之贫寒的内容,绘声绘色,以得到观众的同情,从而赢得更多支持。把舞台扩大也是一样,一些竞选者通过对工作机构的"肺腑之言"来赢得选票。确实,表演的价值不容小觑,这是很多人在群体文化中胜出的杀手锏。

         但是,我们依然喜欢《红楼梦》中里似痴如狂,喜怒无常的贾宝玉,尽管他满腹草莽,"世间无能第一,天下不孝无双”;仍然钦羡行为古怪,不走寻常路的嵇康,即使他最终因有伤风化,无益于今获罪;还是爱着出言不逊,敢怒敢言的斯嘉丽,即使她是亚特兰大人的“眼中钉”。因为他们能在一个审美趋向于标准化的社会里,仍然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活出一个与众不同但也很美的姿态。同时,也为他们落魄的结局感到深深的惋惜。

         无论表演是对是错,它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就连李白这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人,也还是为杨贵妃作了清平乐三首以搏得玄宗的赏识。真正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

         如果表演仅仅是为了取悦别人,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就容易使生活在走过场的快节奏中虚度。问一问自己,成天活在别人眼里真的快活吗?一个靠演技维系的社会,就像一部仅凭演员演技获取高票房的电影,因为没有更值得探讨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经典,将其影响力延续下去。

         但如果通过表演来搭建自己与梦想之间的平台,并没有对不起自己或是遭人嘲笑的地方。如果王勃不在滕王阁上拍案而起,怎能使出口成章的才华惊艳四座。

         好的表演,需要用深厚的道德修养来支撑,否则将会沦为捧媚的专属工具。真正能让人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的,是潜藏在心底的是善良,美德,才华······善存于心,心心相印,才能广结善缘;率性自然,反而更易在世俗百态之中遇见知己,毕竟,一群靠应酬维持的表里不一的酒肉朋友,并不能在相互的欣赏中共同进步。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庄子留给我们的阅世经验,表演并不能增添一个人的人格之美。生活中的胜者,能按照自己的初心行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顾一天,能够会心一笑。

          “人生如戏"是总结,是感慨,又不乏一丝嘲讽。不忘初心,方能使生活有滋有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