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你们觉得我很聪明,我不敢努力了
【1】
你很聪明?你很努力?普普通通的孩子,有几个能智商超群?又有几个聪明绝顶?
可是,如果成绩不好的我被告知:我很聪明,只是不够努力。那么我会怎样呢?
小学的时,我成绩算是中等,每次开家长会,基本没我啥事。成绩好的呢,表扬再接再厉;成绩差的,鼓励奋起直追。成绩好的孩子家长总是被夸:你家孩子又聪明又勤奋;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总被老师说:孩子挺聪明,就是太马虎,或者孩子挺机灵的,就是不够勤奋。
总之,成绩好和不好的孩子,都是聪明的。
而我,老师总是一句话:孩子挺踏实的。那时候,总觉得被人夸踏实、刻苦就是说你笨的意思。
我猜想很多小孩子甚至我们现在的成人,比起被人夸:你又努力又踏实,更愿意听到:你好聪明!
似乎,聪明一词对于我们的认可远比努力踏实来的更爽。
【2】
以为自己很聪明的辉煌岁月小学,或许不开窍,我就这样没有存在感地混过去了,小学毕业的时候,成绩好的、家庭条件好的、户口是市区的就去了市重点初中。我属于三无人员,父母在城里打工,我成绩没有好到可以直接被重点学校挖走,户口还是偏远山区。所以我就顺理成章地去了很烂的初中。
我的青春期似乎也不怎么叛逆,没有早恋,没有网瘾,不爱看小说,上课也不怎么睡觉,更不会跟老师对着干。于是,“瘸子里边挑将军”我在随便努力一下的时候,就有点“鹤立鸡群”了。
于是,我便成为了一个不算努力,但成绩很好的聪明学生。于是经常被夸:感觉你没怎么学,成绩还这么好,天才呀。那时候特别喜欢做试卷后边有附加题,为了赢得大家的称赞,我开始暗地里钻研,然后在下课的时候被人问道:这个题你会做吗?我说我还没做,给我看看。然后在几分钟内把过程写出来,还很谦虚地说:我不知道对不对,感觉应该这样子做吧。
又是在一片唏嘘中:我获得了满足感。
想到了那句话:你必须竭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以刻苦为耻,我以踏实为羞。我享受被同学们夸我聪明,洋洋洒洒、自鸣得意。
【3】
这不是夕阳是冉冉升起的月亮其实,初中三年,我都是在这种娇惯的思维中度过,并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和因果报应。
我后来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中考612(645满分)考入了省重点高中。
0914班,全班60人,都各县前十名的。于是,我知道了,我是有点小聪明的人。
高中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全校130多名,班级18名。当时我还很气馁,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怎么还考这么差。其实,等到高考前,我才知道,那是我高中三年,考的最好的一次。
我们班前十名,永远都是那个很努力,很踏实,很认真的人。当然,有一个男生是例外,他绝对是智商超群,年龄比我们都小。
而我,从打着聪明的幌子不愿努力到偷偷努力。我晚上开始钻进被窝里偷偷看书,我似乎还幻想着自己是那个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人。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最差的一次,我考了班级52名。
我开始知道了,那些真正聪明的人,都在正大光明的竭尽全力,我却还在偷偷摸摸地努力。现在想想那时候,怎么就觉得努力可耻呢?
【4】
做一个真正努力的人后来我成为了班里少有的努力的人,午休在学习,晚上被窝里在学习,星期天回家在学习。我买了很多卷子,大量做题,只是想求自己心安理得吧。
我是一个笨拙的努力者,像机器一样做题,不思考,不反思。于是,我就成了那个“看起来很努力的人”。
直到高三下学期,我的成绩却仍然稳定在班级30-40名的水平了,我已经觉得自己努力到无路可走了。那时候已经想放弃了,
于是,我不想再那么拼命了,我慢慢地做题,一道题一道题,一问一问地认真找出答案,开始用脑子思考题目之间的关联,开始去看课本。
高三下学期的两次模拟,我成绩依旧稳定在三四十名。第二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我已经濒临崩溃了。还是强忍泪水,去办公室请了假,然后假装无所谓很轻松的样子,跟同桌说:我回家玩两天。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从学校哭着走回了家。那种悲伤是对人生绝望的疼痛。
第三次模拟考试,老师害怕影响大家心情,一直没有公布出来。想知道的可以去办公室自己看。
那些成绩好的,下课相约去了办公室。回来后相互讨论着,而我根本不想知道,那时候我只想要赶快结束高考,当然我还在安安心心很踏实地学习。
命运永远不会亏待那些真正努力的人,高考之后,回校领成绩单,我们班主任见到我就说:你是我们这一届的黑马。
【5】
大学之后,我开始很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努力了。喜欢被别人喊“学霸”,没错,我就是爱学习,我就是很认真,我就是很刻苦。我觉得努力学习,踏踏实实地没有什么羞耻。
这是我整个学生时代对努力与聪明的曲折认识,那句:你很聪明,就是不太努力,曾像一个旗帜一样插在我的头上,我害怕失去聪明这顶帽子,所以为了让你们觉得我很聪明,我不敢努力了。
坦然地面对,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是天资平平。
“你家孩子很聪明,只是不太努力”。老师对所有不努力的孩子都讲出了这句话,目的主要是为了鼓励孩子,让家长面子上过得去,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本来就是一句听听就好的话,多少家长反复告诉自己的孩子:老师说了你很聪明,再有甚至夸大其词地说,你是最聪明的。
虽然我们不能说孩子笨,可是这种渲染让孩子觉得:哼!我很聪明。
这简单来说的确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
但是倘若不付出,不努力,整天把自己很聪明挂在嘴边,就真的能把成绩提上去?
更严重的是,如果在内心里留下:聪明比努力更重要,这样的价值观,简直可怕。
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听了这句话后短期内,会用自己以为努力的方式去学习,可是学习哪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呢?
如果发现自己学了一段时间后,成绩提升不明显,那么对他而言,就可能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原来我并不聪明。
当有这种认知后,他很可能为了让自己仍旧被人夸赞很聪明,他便开始不敢努力了。因为他怕自己努力后,还是不能成功。那么就证明了他是不聪明的。
这句话毒害了多少人,首先不知道努力的孩子,就是不聪明的孩子;其次,当对此深信不疑的时候,孩子会顶着自己的确很聪明的压力,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同学接受自己只是一般人的事实,他们有时候不敢去努力,因为他们害怕假设努力了,仍旧不见起色,那时候不仅他们自己要怀疑人生了,连父母都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天资愚钝或者天资平平。
我希望老师、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能够不要对于孩子的智商予以太多太多的肯定,相反应该对于他们的勤恳与踏实报以鼓励和认同。
父母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孩子就是很普通,与其他的孩子在客观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只有努力,才能让平凡普通的我们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