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3
我曾翻到过一本书,叫《日本新论——墨家学说与东瀛文化》。它的核心内容讲的是,日本从中国学了很多文化,但是它继承的不是儒家文化,而是在中国已经基本消失的墨家文化。
我刚看的时候,觉得这个观点有点牵强。墨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点像传说,只有很少的一点记载。有人说日本文化继承了墨家文化,有什么依据吗?有什么史实吗?考证过吗?墨家文化什么时候传过去的?谁传过去的?传承的源流是什么?这些史实都没有,下这样的断言,不是荒唐吗?
把这本书翻完之后,就会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
日本人虽然从唐朝开始就大规模地学习中国,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学去的是建筑、文字和宗教,当时中国觉得最宝贵的精神内核、文化中的力量——儒家文化,日本并没有学去多少。
比如儒家特别讲究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孔子不是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国君该有国君的样子,当臣子才有臣子的样子吗?国君无道,在儒家看来,甚至可以干脆推翻,天道都不眷顾他。孟子甚至把这个学说发挥成“民贵君轻”,老百姓比君主还重要。这一点日本人就完全不接受,日本天皇万世一系,怎么可能推翻呢?从儒家文化这个根上,日本就不肯接受。
再比如制度安排,儒家的科举制度,日本人也没有学。儒家最强调的孝道,日本人也没有。有日本人这么说:“中国的儒学到了日本就跳海自尽了。”
这就造成了我们中国人理解日本文化特别困难。看起来文字、建筑各个方面都很相似,但是一旦深入文化的细节,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和日本人,有太多不一样。这是因为我们用儒家文化这个模型去套日本,发现套不上。
但是,刚提到的这本书突然提醒我们,中国有很多的文化模型,这个套不上,可以换一个试试,儒家套不上,可以用墨家文化模型去套套看,很神奇,一套一个准,居然还严丝合缝。
随便举一些书中的例子。
中国的儒家其实很讲究享受生活。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墨家就特别讲究节俭,吃穿住用都很简单。“摩顶放踵”这个成语就起源于墨家文化,意思是从头到脚都被生活磨伤了,不辞劳苦,这是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状态。
大家发现没有,日本人的生活有一种极简的风格。就以吃饭举例,相比于中餐的繁多花样,日餐其实非常单调。中国人讲究请客吃饭要剩菜,日本人就完全没有这种习惯,餐后很少剩下食物。
再比如说,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不太相信鬼神。但是墨家则主张“尊天事鬼”。在“鬼”的问题上,日本人的看法确实和中国人差距很大。在中国,鬼的形象通常很可怕。而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鬼”这个字充满褒义,有“强大、令人敬畏”的意思。比如“鬼才”这个词,就是从日本传来的,它在日本是最高级别的表扬,是说这人不但才华横溢,而且精力充沛。
再比如说,儒家比较讲究个人的独立精神,并没有形成严格的组织。但是墨家一开始就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有点早期的江湖帮会的意思。墨家的首领叫“巨子”,墨家弟子在各国当了官,拿到的俸禄和薪水也必须奉献给团体。
日本人后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到后来的军国主义,是不是有点墨家团体极端化的意思?
再有,墨家当年讲兼爱,就是要平等地去爱所有人。听起来这个主张没问题,但在当年问题可就大了。
孟子就说,这怎么可能平等地爱所有人?爱一个路人甲能和爱你的父母一样吗?这样的人,无君无父,不孝,还能叫个人吗?孟子说,这是禽兽啊。儒家对墨家讲平等之爱、不讲天性之爱、不讲孝道的思想,批评得这么厉害。当年儒家和墨家的争论,这是一个核心的争论点。
日本学中国时,在“忠孝节义”这几个字中,“忠”也讲,“节”也讲,“义”也讲,独独就是不讲一个“孝”字,称他们是墨家传人,确实不是冤枉他们。
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日本文化无非是在表面上和墨家文化有大量相似的地方,怎么能说他们就是墨家的传人?没有证据。
我也觉得这说法有点牵强附会。但是这不重要,我们用儒家这个简化的模型,理解不了日本文化,而一旦改用墨家这个简化的模型,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释日本文化的各种表现,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认知工具。
模型的好处是,我们知道了对象的一个特点,就可以根据模型推知它的其他特点。这当然就节省认知资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