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

红星中路73号--那个永不遗忘的角落

2017-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岑中强

时间都去哪了?

慢慢地,慢慢地,曾经意气风发的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我在这里说,岁月如杀猪。岁月像一把杀猪刀,在我们的脸上肆意钩划,青春也已经没有了尾巴。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我们在那一年毕业了。有一次,那英王菲的《相约九八》在《夏洛特烦恼》中响起,好熟悉,这首属于七零后的歌曲,又一次让我想起我的1997。在朋友圈里晒歌单,引朋友评论“赤裸裸的暴露年龄啊!” 唉,这个岁数与相貌都掩盖不了还没富起来的现实,年少与轻狂只是变成了我手机中的乐曲。老了老了,激情都去哪了?

电话:0537-217926

想起老同学,想起那三年过去的事,好想活在回忆里。那是一段镏金岁月,那是一段美好记忆,那是一杯陈年醇酒,饮了还能把激情燃起。经过财二班热心同学的组织,10月2日,同学们将再聚在“红星中路73号”。20年了,好多同学自毕业后就没再见面,好多天了,想写篇文章回忆一下那段时光,无奈大脑空洞无灵感,就来一笔流水账吧,写了总比没有强……

1.进大观园入九曲廊,508里5张床

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来济宁上学前,从没有坐过火车,甚至汽车都没坐过几回,拖拉机倒是挺熟悉,哈。想起赵银行同学在一个小品中演的“刘姥姥”,从家乡出发到外地上学,真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那个时候火车站候车室里还是木制的连椅,爸爸带着我,拿着入学通知书,给我买了张半价火车票,我们挤上火车,到了兖州,时间大概是一个半小时。我好奇的向窗外望去,铁轨旁边的石子飞起来,像黑夜中挥舞的烧火棍的光影,连在了一起。绿色的车皮,绿色的硬座,承载着我这个初出乡村少年的激动与好奇。

刘姥姥,网络配图

出了兖州站,热情的客运人员(其实是私人承包者)赶上来一边问“济宁不?”,一边帮我们拿行李,太热情了。到达济宁后,我们找到了学校接站点,上了学校的一辆车(类似于金杯),当时问了车上一个女同学是哪里的,答道“峄城”,哦原来是老乡,后来才知道是一个班的。

校园里的九曲廊,来自网络。

到了学校,办完报到手续后,热情的93级同学帮着拿行李,找宿舍,领住宿用品等,我被分到了508宿舍,里面有五张床,上下铺。每个铺位上都贴了名字。待同学来的差不多了,一聊天方知道,这个宿舍集中了济宁,菏泽,临沂,枣庄四个地区的同学。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有个小插曲,有一个上铺的同学名字末字是”慧“,我们都来好几天了,这人还没来报到,一个同学风趣的说,看这名字像个女生啊,是不是分错宿舍了,哈哈。

来到学校好新鲜,其实这里只有八个班,九三级四个,九四级四个,那个年代中专热,我们的母校-商校没那么多地方了,在这里设了个校区。绵延曲折的九曲廊连接了教学楼和宿舍楼,中午有一些人就在这里吃饭。我和父亲在学校的第一次吃饭就在九曲廊的隔板上,我还记得那个菜是”冬瓜炖肉“。

环境:红星中路靠近古槐路口(当地人称北门口),旁边是“第二化工厂”,附近有个小学叫”北门小学“,古槐路是个星期天市场和夜市,每到周日和晚上非常热闹,卖东西的非常之多,每个同学都在那买过东西,甚至有的同学还在那做起了小买卖,路口有个北市场,菜市场,有卖拉面的,肉夹馍的,有时候不想吃食堂了,就在那喝一碗拉面。从那之后过上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宿舍楼,教学楼,食堂三个地点不停变换,我们的三年学习生活开始了......

宿舍五楼的天台上,508,10名兄弟珍贵的留影

2.我们三个伙抢手,速度激情有没有

来自农村的孩子们,家境都不富裕,同宿舍的人自由搭伙两人一组,共吃一份菜,每天吃饭的时候,大家大都从食堂打回来(食堂没有座位,只有桌子,也有人站在桌子旁边吃),宿舍桌子少人围不开,有的在地上放一脸盆倒扣下去,把快餐杯放在脸盆上,两个人,你一筷子我一勺子的夹菜。真是"不是兄弟,亲似兄弟",相信当年一起搭伙的同学,都有了兄弟般的友情。在那个十七八岁的年龄,单靠那一份菜是不可能解决我们这些壮小伙的需要的,所以经常大家都会拿酱菜来做些补充。瓶装的我们可吃不起,一般都是去市场买些散的,好在味道还不算差。

玉堂酱菜 "合锦"

我和伟最初一起搭伙,伟是一个外向,爱社交的人,他后来拉来了一位新的合伙人-强,强是来自济南比我们晚来了将近一个月,比较腼腆。三个小伙伴的合作正式开始,分工明细的我们,一个人去打菜,一个人去打饭,剩下的那个人去打开水,速度与激情每天都在上演,下课铃一响,我们便冲出教室直奔食堂。当别人俩人一份菜在宿舍用脸盆当餐桌吃着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却坐在了教室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两份菜。三人两份菜,在当时属于”高配“,所以我们没有吃多少”咸菜“,哈。

再后来我们发展的速度惊人,竟然不在食堂买菜了,我们置办了一套做饭的工具,开始自己做饭。一个小电炉和一个小铝锅陪伴了我们好长时间(直到后来学校严查电炉子,才结束)我记得当时做过白菜豆腐等,经常下面条,晚了也有的同学到这来煮方便面吃,比如费同学。波同学曾经说过我下的素面很香,什么都不放的那种。那个时候伙伴们一周角色转换一次,采购者拿着一个小包到北市场买菜,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发现了。

为什么自己动手呢,现在想起来,应该是便宜,自己做的比在食堂买便宜。唉,多么会过的三个青年啊。现在想想,如今做饭的那点手艺还是那个时候攒下来的。当时有位东同学进来看到我们切菜做饭就说,行啊,将来媳妇不在家自己就能解决了。的确,离开家乡十年了,现在每天都在自己做饭,尽管水平不高,尚能充饥。真的很感谢那段经历,也时常想起另外俩位伙伴,还好现在都发展的不错。

其实我们是三个眼镜男

3.别笑,我其实是一名24级干部

体育课上,被体育老师折腾的够呛啊,一位同学来了一句”我们都是24级干部都被折磨成这样了。“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这24级干部从哪来的,那位同学当时是位知识比较丰富的人。只是知道大中专生都是干部身份,当年如果考上了就成为了”光荣“的国家干部。工作后有几年还每年都在填写”干部履历表“,现在想想真是没多大意义。但在当时,的确一个干部身份能引多少人为之垂涎。

干部证,是不存在的一种证件

当年考上了学就是农业转成了非农业,国家包分配,相当于拿到了铁饭碗,上学的时候每月还发生活费,报到的时候还要带上粮食关系转移,只是已经不再使用粮票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才十来年之后,农业户口却愈发优越了。这就是”除了变,一切都不会长久“!三年的学习现在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开拓了眼界,了解了社会,掌握了技能。

现成为国家干部的同学也有,不过科级以上的就非常少了,那一年毕业的时候,因为计生系统招人,好多同学进了”计生办“,学计算机的去搞计划生育,倒是都带有一个”计“字。作为体制外的同学羡慕体制内的啊,其实在哪都一样,都不好干,现代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铁饭碗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了,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仍然是同学们的重任。

4.林家自古多女神,胡杨柳李学冯坤

远有林黛玉,近有林志玲,据考察林家的美女很多!我们的班主任也姓林,时年28岁,一袭披肩发,气质形像佳。有位九三级的同学曾经说过林老师是他的偶像。第一次班会的时候,她做自我介绍:”我的普通话不太标准,基本上济宁普通话.......“,林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次她给我们讲红楼梦,在黑板上把人物关系图画了出来,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也没读过红楼梦,可能当时她描述的太复杂给我留下阴影了。教学上严格要求,生活中十分关心,她就像我们的姐姐,是我们这三年最该铭记的老师。

林黛玉

当然,其他的老师我们也都难以忘却,胡锦玉老师,我们的C语言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一袭黑衣,被同学称为黑衣女侠。杨传福老师,是我们的DOS老师同时也是机房管理员。我敢说学计算机的同学当时最羡慕的人就是杨老师了,因为他随时都可以用电脑。当年我的DOS学的挺不错的,也感谢杨老师,到现在我还会使用一些DOS命令。

柳红玲老师,虽然没带过我们,有一次经过她们班,正在开晚会,听到她唱了一段《红灯记》,听不懂,只是觉得好听。李忠业老师,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老师,有一句话说造假的“从井里提点水,再加点敌敌畏,真香!”,到现在还记得。李敬学老师现在已经是学校的教务长,当时是中专部主任,为我们讲过《演讲与口才》。冯波老师是我们Dbase老师,从他的课上我学会了编程,现在听说他是一位人民警察了?(有待核实)于坤英老师,我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当时的计算机教研室主任,现已经退休多年了。cd ttj,ttj,练指法,“我人有的和,主产不为这”,一级简码都是于老师教的。

当然,其他的老师还有很多,想起名字,想不起名字的都应该感谢 ......

5.目具上止卜虎皮,田甲方框四车力

教学楼二楼的机房绝对是最吸引我们这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地方,当时进机房要换拖鞋,一台电脑要几万。386电脑,1M内存,120M硬盘在当时竟是顶配。没有Windows,开机后是黑屏和白字,用键盘敲下命令才能进入应用。电脑在那个年代带着很大的神秘感。会用五笔字型打个字的话,你一定在别人眼中是高手:

现在,电脑早已走进家庭,五笔字型也早已不作为必修了。当时买电脑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现在买一辆宝马,遥不可及。记得当时在审计课上,有人问张忠庆老师,我们将来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吗?张老师说将来电脑会普及到每个家庭的,那时候不以为然,到现在一切都成为了必然。

当我们为自己所学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而得不到更多的上机机会和学习更多课程的时候,一位老师为我们说出一个事实,其实我们这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所以我们才学了好多会计的课,工业会计,商业会计,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甚至还学了如何装订凭证,还有珠算课,每到上课的时候,一个班里都充满了拔算盘珠子的响声。

其实你学过的东西都有可能会在某个时刻派上用场的,包括珠算,当年考会计证的时候,因为有珠算等级证书,少考了一门计算技术。作为复合专业的毕业生,确实也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了会计方面的知识。总的说来,在这里的三年,我学的东西大部分都用上了......

6.云中谁寄锦书来,同窗畅聊微信群

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网吧,电话也没普及,很多时候我们与家人,与同学交流都会写书信,毕业的时候我的书信得存有一百多封。每当收到一封信的时候都会迫不及待的打开,有时候一封信会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信的感觉很好,对方的笔迹跃然纸上,细读去揣摩对方的意思,好象与对方在对话。现在QQ、微信等聊天工具的普及,反而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感觉,现在的网聊真是有一搭没一搭,不像书信,有主题,有展开的叙述,有自己的中心思想。

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失联了,很多人是从Chinaren校友录上,5460校友录上找到同学的,我们班也一样,一开始从校友录上找到了,然后创建了QQ群,再后来,有了微信同学群。网络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方便了我们的沟通。我们在这二十年里,经常为同学们的成就而自豪,经常在消沉的时候因有了同学的鼓励而奋起。那三年难忘的经历,已然成为了我们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十年以后我们来相会,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尽管网络现在已经够方便,尽管天涯海角已经成为地球村,但20年后,我们仍然期待再相见。想握一握你的手,想看一看你的脸,看一看这二十年你有了什么改变,看一看这二十年后我们的校园。再叫一声老师,再共进一顿大餐,再举起杯,把酒言欢......

九四计一班全体阵容:

51位同学都有了 毕业大合影

                                                                                写在毕业20周年聚会前夕  Beijing China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