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真
《书法中的|真|,意味着什么?》
文/读美者
本文选自
|读美者|【解书】。
看见古贤心,照出今人意。
【解书】,中国历代书论的今用导释。
历代书论,何止论书。
…………………………
原文: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
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
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但人心不同,诚如其面,
由中发外,书亦云然。
所以染翰之士,虽同法家,挥毫之际,各成体质。
书之心,主张布算,
想象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
书之相,旋折进退,
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
……由此例推,儒行也,
才子也,佳人也,
僧道也,莫不有本来之心,合宜之相者。
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观其相,可识其心。
(明·项穆《书法雅言》)
…………
读美者|译:
这里的“夫”,念二声。
是语气助词,所以是“夫:人灵于万物”,而不是今义的“夫人”。
人是万物之灵。
心是躯壳之主。
所以,由心所生发出来的,
蕴藏在天为道,在地为德。
显现为经纶的流传。
树立为一个人,对于文明发展的贡献。
人格的独立,以节操为标志。
辞章是其表达与传播。
而书法,是心在运作的痕迹。
……
就象是人的心各不相同,
人的面容也不会重复。
是由内而外的投射。书法自然是这样。
所以,与翰墨为伴的人,
即使与法家类同,
但不是教条的归类,
而是在挥毫落纸之际,
各有书体的呈现,呈为风貌各异的结果。
心,在一个人的书法中,是如何呈现的呢?
书法是文学的视觉化。
所以,对于文字的境的情的体验,不同的人,领会不同,就成为其主张的基点。
从而,通过谋篇,通过造境,
通过意在笔先,这些是未呈现时,在心中所必须经历的。(因此,集字,不能作为书法的作者之心)。
而书法的墨迹表象,
在锋毫挥运的过程中,
使转、表现的直接、含蓄,
作者的意度、灵思,锋毫与随着立意而动,这就是心的运作,显现为形。
……
所以,
无论是儒士(原文中的“儒行”的“行”字,念“航”);僧侣、道人;才子佳人,都具有他们本来的心,
与这个本心相应的,
一定是有相合的、适宜的相,
这个相,在书法中,就象是一个人的相貌一样。是造化的结果。
就象是一个人的相貌,不仅是受血缘支配;也受后天的社会生活、教育、经历的塑造。
这就是内在决定外在的原理。
内在有的,必定需要显于外在。
一个长期的具有学养的与书法为伴的人,读另一个人的书法墨迹,
应当有能力由书法的表征,读到这个人的心。
读美者|说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
所以,书法艺术,
与中国的文化的关系,在这段书论中,
开头就理出了它的层次:
在天为道在地为德;然后,立德立身立言者,可以著经纶;然后,建功立业,修齐治平;然后人格完善;通辞章;而书法,是联接这个人的本心、心灵与外界事物的一个桥梁,也是应证。
当一位作者的书法,其法得以完善,那其心,其人格,才会相应完善。
在此段书论中,可以读到这几个层面的涵义。
这也谈出一个问题。
在书法中,不要贸然使用“风格”二字。风格,在书法中是廉价的。因为风格并非唯一。就象滤镜,就象衣服,今天可以穿这个风格,明天可以换那个风格,
但这个人的本心,这个人的本性,是唯一的。也是一种造化。
《解书》曾经援引过“人之性”与“天之性”的对照论证,有兴趣可以回看旧文。
那,书法,其中一个人的“真”之“相”,这段书论从“想象化裁”到“既形之心”,这一段文字就把创造必经的过程,点出来了。
所以,集字,并不是“真”貌。
这种方法可以在学习中使用,当然,这个过程,也有相关书论来讲,在米芾的书论中有提及,会讲到,书法的创作的特定的、跨时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而与“概念”“包装”有什么差别,也会点出来。
于此就暂不展开,免得篇幅过长。
所以讲到最后,
看书法的表征,可以读这个作者的心。
这并不奇特,也不是笔迹学。
有两个应用。
一是为初习者选帖时可用;
二是读到一个接近“真”貌的作者的书法,就大约可见这位作者,是怎样的心性大概,有时候,并不是见到本人,才决定是否值得结交。
具有“真”气息的书法,会透露这个作者,大概属于怎样的人。
书法也可用于望气。
其实,只是现代社会,现代的生活的人,有一些感知开发,确实与古人有所不同。
用进废退,也是好理解的。
…………………………………………